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别让“无知”禁锢了你
文章字数:1436
  

刘碧雨

  如果我说:我们每天都在为“无知”买单,你会信吗?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谓数不胜数。可是为什么我们买房还要找中介?购物还要被中间商赚差价呢?这便是我们在为我们的“无知”买单。其实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结果。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通俗来讲就是“你知道的跟别人不一样”,或多或少、或真或假。如果你占据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成为那个比别人“知道”的多的人,就可以成为信息不对称的受益者。然而现实是,大部分人站在了不对称的弱势面,成为那个不会获取信息、不会甄别情报,永远在为信息不对称“买单”的人。
  这时可能你会问,明明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取信息那么容易,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呢?这就得提起2006年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信息茧房”和经济学中的“回声室效应”。芝加哥大学教授、曾任美国白宫信息管制办公室主任的凯斯·桑斯坦提出: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他在自己的著作《网络共和国》中,还描述了个人日报现象。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增剧,人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个人日报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出一种定式化、程序化,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所谓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网络空间里,如果你听到的都是和你意见相似的回响,你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从而扭曲你对一般共识的认识。由于回声室效应,人们趋于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交流,同时结为群体。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中有对群体“无理性”的描述:人们沉浸在顺应自己内心的意见的回声里,往往会对其他声音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认为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都是无稽之谈。这样的群体有紧密的联系,不能轻易地被打散。因此,一旦进入自己的“回声室”,意见和信息就会越发倾向于一个极端。
  由此可见,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信息不对称不是缩小,甚至是在加大。这世上有一半的人永远也不知道另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可是,如何让自己尽可能少的为信息不对称“买单”呢?那便是用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身体力行去弥补信息鸿沟。
  不断弥合信息之间的鸿沟,才能一点点达到更高的层级——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正如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曾提出的两个重要观点:“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人总是在不停地学习与探索中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力,最终决定了你能跑多远、飞多高。
  但简单的学习所弥补的信息鸿沟只是教我们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进步。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学习的更高境界则是修心、正性。如林清玄在《孤独是种大自在》中所说:世人不知沉默的艺术,往往不见车薪可见秋毫,喜发议论,不在内心的涵蕴上求修养,而在外相的表达上求矫饰,则沉默之被目为可贵,日趋于下,真正虚怀若谷者反而不屑与谈,变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现象,歪风所及,人格、社会便一日下流于一日了。
  故“若非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尤其是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静下心来雕琢自己,学习、思考便尤为可贵了。愿我们少为“无知”买单的同时,更能细品杨岐禅师曾留下的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