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中铁大商务管理及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深化之年,厦门公司坚持效益优先,抢抓发展机遇,深化企业改革,持续强基固本,夯实双轮驱动发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向好。通过创新投融资商业模式、深耕区域经营、优化运营机制等措施,全面助推大商务管理提质增效。
创新投融资商业模式 控制投资风险保收益
厦门公司始终严控投资红线,积极遴选条件优越、利润可观、风险可控的投资项目,先后中标的平潭、石狮、南平、萍乡等地BT、PPP项目11个。同时,为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审慎开展投融资业务,持续推动投资模式创新,不断的更新思路举措。
多元合作方式,创新投资模式。厦门公司通过拓展投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投资路径,深化联合投资。积极推进与建筑央企战略合作,以同股同权、共同出表模式的真股权合作投资PPP项目,同时与地方国企单位,以“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模式,承接产城融合、片区开发、水务水利等具有经营性收入的投资项目。主动与特定领域运营龙头企业,以投资+运营强强联合的产业协同新模式,拓展新市场、新领域。
聚焦“富油矿区”,发力第二曲线。在项目选择上,优选效益高且风险可控、能够实现内部产业链联动、能够有效拓展区域市场的地方政府重大项目。结合商业模式创新,以投资撬动城市更新、水务环保、抽水蓄能等第二曲线项目,建成福建省首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海沧生物医药园,参建的鼓锣公园为厦门市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工程,顺利完成萍乡重点水源工程安源南坑河生态水系连通工程。
创新融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厦门公司在存量PPP项目中,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激活投资经营滚动发展的再生动力,形成资金—资产—资本的良性循环模式。目前,公司全面考量资金期限和风险溢价后,与国寿基金达成协议,成功实现平潭高铁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PPP项目资本金的置换事宜,实现了股权资金腾笼换鸟。
深耕区域经营 推行集群管理创效益
把握市场机遇,深耕区域经营。厦门公司自2011年进入平潭市场以来,通过超前布局,系统研究业主需求、设计思路和对手策略,将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嵌入项目营销中,有效提高中标率和中标质量,先后中标建设了平潭安置房、平潭环岛路、平潭综合管廊、平潭高铁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平潭海洋科技文化中心等13个项目,涵盖传统投标、BT及PPP等模式,涉及房建、市政、公路等类型。
推行集群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厦门公司基于平潭地区项目相对集中、业主相对固定、模式相对统一的有利条件推行了项目群管理模式,实现项目要素的及时调配与周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激发“以干促揽”潜能,为企业滚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合理税收筹划,科学留抵退税。厦门公司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连续7年实现公司纳税信用等级A级认定。同时,完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区域内资金统一筹划,实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根据区域内资金缺口,集中进行筹资、融资等工作,节约筹资成本。通过申请认定并维护好国家高新企业资质,享受企业所得税税率10%的优惠。通过充分研究利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盘活企业的流动资金,享受减税降费的税收红利。
创建数字运营管理平台 实现运营管理降本增效
厦门公司现有运营业务涉及平潭综合管廊、平潭高铁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平潭海洋科技文化中心、萍乡海绵小镇等4个PPP项目,包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商业综合体、市政道路、城市展馆、科技馆、园林绿化、河道湖泊、堤坝等业态的运营维护。
健全体系,优化机制。运营管理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组织架构按照“运营事业部+运营项目部”设置,采用委托运营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现项目公司收入、利润回流。自平潭综合管廊、平潭高铁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萍乡海绵小镇运营以来,政府绩效考核均以高分通过,足额回收项目投资款和运营管理费。
全面预算,动态监控。对运营维护所需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使用成本以及相应的管理费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前测算并下达年度预算,依托相关维护数据逐年积累,形成运维成本目录基础数据,助力运营版块成本管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及纠偏。
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结合运营业务自身管理需求,建立了数字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项目运营全过程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避免数据孤岛问题。自数字运营管理平台应用以来,各项业务流程签批效率提升了5倍、每年节约纸张约4万元、减少人员编制27名,平潭高铁站前广场城市综合体自招商以来签约率提升了43%,实现了运营资产降本增效。
(通讯员 刘银环 惠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