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9日
襄荆铁路全线首座转体桥成功转体
文章字数:850
  本报湖北荆门讯6月18日上午9时50分,由中铁一局承建的襄荆铁路全线首座转体桥——跨浩吉铁路特大桥29号墩、30号墩两条连续梁上演“空中华尔兹”,在同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后,成功上跨浩吉铁路,转体历时70分钟。
  跨浩吉铁路特大桥的成功转体,标志着襄荆铁路XJZQ-3标项目管段内难度最高、安全风险最大的单位工程顺利完成,为打通襄荆铁路XJZQ-3标项目架梁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襄荆高铁建成通车具有关键性作用。等到两座连续梁之间的中跨段浇筑完成,全标段的架梁、铺轨施工将按下“快进键”。
  中铁一局承建的襄荆铁路XJZQ-3标项目位于湖北省宜城市、荆门市境内,正线长度29.12千米。此次转体的跨浩吉铁路特大桥全长2280.84米,主桥(60+100+60)米连续梁于DK81+521.88处以30度夹角上跨浩吉铁路。为减少施工对铁路行车的影响,大桥采用“旁位悬浇后再转体”施工工艺,转体的29号墩、30号墩连续梁(两个主墩转体单元)分别重8066.40吨、7554.97吨。转体系统由球铰、辅助支撑系统、牵引系统组成,转体时两套连续转体千斤顶连续平稳施加平衡力,T构以球铰转轴为圆心转动,以拉“磨盘”的方式,使原本平行于铁路两侧的桥梁实现对接。
  上午9时50分,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大桥开始以每分钟1度的速度顺时针缓慢转动。工作人员通过全站仪测量机器人实时跟踪监测梁端棱镜,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电脑终端,实时在三维模型中确定转体桥坐标位置、已转角度、转动弧长、梁端剩余弧长、转动角速度、梁端距离既有线位置等数据。经过70分钟的持续奋战,大桥于上午11时成功转体至设计位置。
  梁部施工中,项目部采用中铁一局自有的“钢绞线反向支点预压方法”发明专利,快速、高效、安全地完成了临近既有线的梁部预压施工,成为武汉铁路局管段内首个采用此方法的工程。
  本次转体施工申请到的“天窗时间”仅有70分钟,项目部于6月15日和6月17日分两次进行试转体,对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和球铰摩阻系数等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提前分析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转体。
  (通讯员李康南欣雨丛鑫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