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第八分公司技术总监侯少辉,十七载在技术前沿不断实践、勇于突破、积极创新,从一名普通技术员逐渐成长为分公司的技术领航人,带领团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工程领域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技术精进的实践者
2007年8月,侯少辉来到东乌铁路“四电”项目,成为一名见习生,自此便与工程技术结下不解之缘。随后五年间,他在铁路供电、高速公路机电以及地铁供电技术领域不断历练、积累。同时,他还积极进修,刻苦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储备快速增长。
2012年3月,侯少辉首次担任项目工程部部长,成为北京地铁8号线供电项目的技术带头人。期间,侯少辉先后精心编制了变电所、环网、杂散电流防护、疏散平台等作业指导书,为项目日常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引。在平西府车辆段变电所施工时,面对全长17米的10千伏设备基础槽钢施工挑战,侯少辉与技术人员一道采用分段测量固定、逐步分解的方法,成功将施工误差控制在3至4毫米的微小范围。
2014年,侯少辉被任命为电务公司八分公司工程部部长。“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回顾侯少辉成长的每一步,皆是他追求卓越、躬行实践、锐意进取的生动写照。
重点工程的带头人
2023年,侯少辉以分公司技术总监和项目总工的身份负责雄商高铁迁改项目的技术管理。
在合同量核查阶段,侯少辉运用无人机勘察复杂线路,快速掌握工程全貌,同时,他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分段调查,将图实不符情况记录在案,后经多方核查,仅0.4千伏线路就新增合同43条。面对油气迁改合同额小,单项预亏的不利局面,侯少辉将产权单位增加套管防护的要求,与设计院迁改说明相结合,说服业主将油气管线纳入“开口合同”,提高了单条油气管线合同额,单项工程扭亏为盈。
霸徐铁路“三电”迁改,是雄商高铁迁改项目唯一既有线施工。侯少辉与技术人员连续五天,利用凌晨后高铁停运的宝贵时间,对电缆沟中错综复杂的线缆深入调查、摸排,逐一确定了线缆具体走向和功能类型。为应对资料收集复杂难题,侯少辉牵头搭建起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资料远程访问、协同共享和数据云存储,项目资料收集、归档效率大幅提升。
雄商高铁1000千伏台泉线迁改,是中铁一局首次实施的特高压迁改工程。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侯少辉依据国家电网、国铁集团、国网通信的相关文件要求和电气、建筑、钢结构等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紧密结合既有线路走向、地貌环境、历史气象等实际情况,与设计、咨询、勘察单位携手共同制定施工方案。
由于线路停电倒接影响范围广,计划审批极为艰难。侯少辉坚持不懈跑计划,他凭借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跑断腿,磨破嘴”的毅力,赢得了审批部门的认可,铁塔基础施工在8月初顺利启动。
侯少辉每周多次到场指导施工,尽管一次往返300多公里,但他却不觉辛苦:“特高压迁改工程的成败事关企业形象,我多跑一趟,大家就多一份踏实,项目推进就多一份保障。”
育才兴企的筑梦人
作为技术领航人,侯少辉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同时,还编制各专业培训课件25课时,通过“老带新”等多种手段,积极帮助年轻一代技术人员共同成长。
他培养的2名本科毕业生和6名大专毕业生,如今已有4人担任项目副总工程师或工程部长,另有4人担任项目专业工程师。
2023年,侯少辉策划并组织了“岗位练兵正当时,竞技场上展风采”变电所二次回路接线培训暨技术比武竞赛。分公司20多名选手同堂培训、同台竞技。最终,一批优秀的技术能手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侯少辉是原电务公司电力试验所的授权签字人,同时负责分公司的试验工作。他积极联系试验员取证和高效试验设备的引进工作,使得公司试验员持证人员从2015年的6人增加到了2024年的21人;实验设备从2015年的10余台增加到了2024年的50余台。
学术创新的探索者
平日里,侯少辉习惯把实践经验和心得记录于纸间,汇聚成知识宝库。由他整理并撰写完成的《浅谈铁路“四电”改造工程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10千伏电缆长大线路在普速铁路供电线路中的应用初探》等学术文章,对于指导实际施工具有极高价值。
他编制的《地铁供电安装工程变电所试验大纲》《如何提高既有线接触网混凝土支柱组立施工方案》《既有线铁路困难区段电力电缆钢管敷设施工方案》等众多技术文件,在施工中推广应用,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工程技术创新与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侯少辉成绩斐然。他主持并参与的科研课题《BIM技术在地铁轨行区及变电所设备安装中的应用研究》获中铁一局科学技术二等奖;《阳安二线西乡站站场工程BIM新技术应用》获陕西省“秦汉杯”第二届BIM应用大赛施工组一等奖、全国BIM技术大赛优秀奖;《铁路站改电务工程BIM+VR新技术应用研究》获中铁一局科学技术三等奖。
时光荏苒,侯少辉十七年坚守技术前沿,以青春执笔,勾勒工程技术的壮丽华章,如今,在他的带领下,一支技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团队逐渐成长壮大。他们在工程技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通讯员 王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