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7日
“小背包”给地铁建设“加码”
文章字数:1194
  在中铁一局施工的无锡地铁6号线6标施工现场,几乎每个现场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常备的“工具包”,看似普通,里面承载的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到位、是一次又一次施工节点的完成。
  夯实责任全覆盖 现场安全“零缺位”
  “其实安全管理很简单,认真落实自身岗位职责。”这是清源路站现场网格员梁卓每天早班会都会给工人师傅交代的
  一句话。
  清源路站自3月份以来现场施工热火朝天,每天梁卓都会背起自己的背包,到现场各个角落进行巡检。打开他的背包,现阶段危险源清单、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安全警示带、常用药品、记号笔还
  有一个金属哨子。
  在施工班组的眼中,梁卓专注、认真且不通“人情”。他不放过现场任何细微
  的问题,更不允许现场出现任何马虎与
  敷衍,只要他在现场,发现任何有苗头的
  违规、违章作业,他都第一时间吹响手中
  的哨子,及时制止不安全作业行为的发
  生。在他的眼里没有“人情世故”,只有
  “安全第一”。正是这种“较真儿”的安全
  管理,让现场的安全隐患都被扼杀在萌
  芽中。
  技术创新解难题 保障施工“零懈怠”
  “搞技术本身就是一件很严谨的事
  情,施工质量上我们任何错误都不能
  犯。”清晏路站的晚交班会上,现场网格
  员杜向旭这样给作业班组交代道。
  每天清早杜向旭都背上自己装满图
  纸、施工记录、施工手卡、卷尺、游标卡
  尺、通规止规的网格员背包深入现场。
  他清楚地知道技术管理是对施工质量最
  基础、最直接的卡控标准。他把随身携
  带的这些“宝贝”作用发挥到最大,施工
  过程中随时拿出卷尺、卡尺测量复核,运用施工手卡保证每个细节都得到科学、高效的把控。
  在清晏路站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杜向旭认真研究图纸、规范,仔细观察每个施工细节,发现在目前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衔接处容易渗水,接下来他每天记录施工过程和细节,记下遇到的问题,与项目技术团队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了《一种地连墙与冠梁支撑接缝处防渗漏注浆装置》这项实用性专利。他相信,任何工作只有经过反复总结和分析,才能逐步提高个人的施工管理能力。截至目前,他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把好安全用电关 服务一线“零距离”
  “头戴蓝色安全帽,身挎绿色电工包,现场哪里有需要,立即回答一声好。”这是和风路站电工师傅王超在现场打趣时编的一句顺口溜。
  出门前王超又认真检查了一次自己背包:“绝缘胶布、万用表、手锤、电笔、螺丝刀……差不多齐了,装备齐全,马上出发。”说完这句话,他骑着心爱的“小摩托”出发了。
  到项目快一年的时间里,王超运用自己丰富的电工经验,白天黑夜地帮助现场排查电力问题。遇到棘手问题时,他总能像变戏法一样从包内拿出所需的各种配件,及时处理。在日常巡检工作中,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为了不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每次检查线路时他都会反复通知各班组电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强调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时尚的尽头是劳保用品,我这包可算是时尚单品呢。”王超打趣地说道,说完又开始了自己的巡检作业。
  (通讯员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