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江苏南通讯 自2月7日起,中铁一局沪渝蓉高铁项目复工复产工作全面展开。
2月7日,为确保有序复工,沪渝蓉高铁项目一分部先后组织对隧道进出口明挖段和海门北站施工现场,以及项目部和作业队驻地存在的安全风险点进行了逐一排查,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团队带头落实岗前教育、质量红线宣贯及新《安全生产法》专题培训,同步深化铁路隧道施工坍塌预防、应急处置及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等专项学习。针对产业工人,分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交底等形式,累计完成岗前培训、安全交底及技能培训410人次,切实强化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人人懂安全、人人守规范”。截至2月12日,分部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7个工点已经全面复工复产,现场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2月15日,沪渝蓉高铁通州梁场首孔箱梁成功浇筑,迅速按下“启动键”,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全面铺开复工复产工作。梁场全体人员提前到岗,开展复工复产资料报验及相关工序技术交底培训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穿透式管理要求,对梁场所有责任单元开展拉网式排查,召开的复工复产部署会议科学统筹部署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有序衔接,为施工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梁场在复工前对照预制梁外观质量提升措施和工艺工装标准化的相关要求,通过加工套筒、六道墙钢筋定位工装,改造整平机、拉毛机、吊装孔管模,调整混凝土布料及桥面收面工艺、内腔养护安装加湿器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预制梁施工质量。期间,梁场充分验证改进提升的工艺工装和质量管控措施,确保各项改进举措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升整体工艺水平与产品质量。
本次首孔箱梁的成功浇筑,标志着沪渝蓉高铁通州梁场掀起了复工复产的热潮,在后续施工生产过程中,梁场将持续精心统筹规划、科学组织施工,朝着早日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奋勇迈进,为沿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通讯员 张家睿 宋佳彬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