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项目
系统谋划精抓细管推动大商务管理见行见效
文章字数:1585
  近日,中国中铁公布了《关于表彰2022~2024年度大商务管理先进单位、先进项目部(集体)、优秀个人的决定》,中铁一局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项目获评“大商务管理先进项目部”。
  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于2021年4月中标,工程共包含2站2区间施工任务。中标以来,项目团队坚持“一切工作到现场”的思路,抓细抓实商务策划,从“一筹莫展”到“提前布局”,从大商务管理理念的“学习者”转变为“运用者”,持续推动项目综合效益提升,赢得了各方高度赞誉。
  前期策划“生根发芽”
  标前标后贯通 打牢创效根基
  “功夫下在前期,为核心管理环节打好基础。”在投标前期,拟任“铁三角”团队全程参与工地调查、成本测算、标前策划及报价工作,与投标团队共同研究招标文件与合同条件,实现了大商务管理从标前策划到经营落地的有机衔接。
  项目中标后,公司上下联动、及时组织营销交底和全过程商务策划,确保标前标后一盘棋。将营销交底做到实处,让项目团队掌握投标阶段采取的措施,明确项目盈利点、亏损点、机会点、风险点,把握过程履约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促使全员进一步熟悉条款,提前统筹。
  团队反复研究合同条款,多次探讨设计和方案优化,不断寻求物资效益突破点,明确以成本管控为主线,变更索赔为抓手,串联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优化、分包分供管控、现金流管控、安全质量管控等多个维度,形成指导项目全过程履约的商务策划书,策划创效24条。
  初期工作“枝繁叶茂”
  聚焦方案优化 严控重点环节
  在初期实施阶段,面对工程体量大、综合性强、对接单位多、协调工程量大以及周边环境复杂、临近既有运营线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迅速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大商务配套体系,以专业骨干为核心展开管线摸排、绿化迁改和协调工作。
  项目通过“做减法”的经营策略,重点对交通疏解、电力管线保护、排水箱涵迁改、桥梁拆复建以及河道改移等方案进行了优化。其中,对明挖区间110千伏电力管线悬吊保护、秣~和区间东旺桥桩基托换方案的优化,不仅创造了良好效益,缩短了工期,还得到了业主等多家单位的高度认可和现场观摩,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复杂项目包干化,简单项目清单化。”这是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的分包管理思维。根据不同情况合理优化分包策划,择优选用施工队伍,打造“精而优”的团队。对于复杂的前期工程,借助专业咨询单位进行造价审核,并据此与分包队伍谈判,确保费用控制精准有效。针对弱电管线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的情况,采用总价包干;对于交通疏解、园林绿化等简单工程则采用清单模式据实结算,确保前期工程利润最大化。
  过程控制“开花结果”
  注重材料管控 确保颗粒归仓
  施工过程中,项目按照商务策划清单积极跟进,紧盯端头加固、附属围护调整、地墙入岩和盾构穿越河底加固注浆等重点领域,多次组织图纸会审和方案论证,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与产权单位协调,赢得各方对优化方案的理解和认可,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优化措施得以有效落地。
  在材料采购方面,项目团队在深入市场调研和精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物资管理策划,将管片、钢筋、水泥、混凝土、盾构砂浆等主要材料“化零为整”,纳入中铁一局江苏片区框架协议采购范畴,同时在区域框架基础上再进行框架内二次寻源采购,实现采购“折上折”效益,从源头上大幅降低了材料采购单价,实现了显著的采购成本控制效果。
  在材料消耗管控方面,因高标号混凝土需求量大,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现场通过优化技术方案、控制砼配合比、双重检测及“掐方”等方法,强化过程消耗管理,率先采用过磅影像系统、混凝土消耗系统、销号制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消耗管控,并采取严控地连墙顶标高超灌高度等管理手段,在保证施工质量优异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混凝土损耗,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
  在大商务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南京地铁3号线三期项目团队坚持向策划要方案、向管理要效益,在“效益提升价值创造”路上不断刷新思路、奋楫笃行,最终实现了开花结果。
  (通讯员 崔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