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4日
中铁一局襄荆高铁项目部
一路争先 树高铁建设“标杆”
文章字数:2355
  (上接1版)项目部以“向科技创新要增量”为驱动,不断探索实践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新技术,从创新课题、工艺推广、技术革新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打造品质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积极落实‘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桥梁施工中创新采用13种新工艺工装,在路基施工中采用8种新型工装设备,同时发明了‘自行式锚杆钻孔机’‘一体式仰斜式排水管’等诸多施工‘神器’为生产建设提质增效。”项目常务副经理冯四超介绍。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成功申报8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3项发明专利,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现场“卡脖子”的关键难题,还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品质。
  智能建造技术是现代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结合全线重点工程跨浩吉铁路转体桥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转盘下改造安装微型传感器,结合自动化智能监测技术,确保自动化转体精确就位;现场布置镭射激光防护幕墙、回流线近电防触碰智能预警装置,为邻近营业线施工织起“安全结界”;对浩吉铁路路基布设监测点,通过同步既有线路基沉降自动观测系统,实时监控现场施工情况。此外,项目还持续推进拌合站、梁场、小构厂等临时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尤其是融入“模块化”理念的标准化梁场,能够像变形金刚那样灵活多变,快速拆卸并回收利用。
  从科研课题的匠心攻坚到工装工艺的创新推广,从复杂工况中的技术突破到全链条品质管控的精细打磨,中铁一局襄荆高铁项目建设团队以科技为笔、匠心为墨,让每一道工序成为品质标杆,为襄荆高铁建设注入创新驱动的强劲动能。
  形象争先 做品牌示范标杆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要通过狠抓现场管理、履约管理,大力推行品牌建设,展现企业形象和品牌实力,赢得市场口碑。始终紧抓一线、大抓基层、狠抓基础,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工作质效,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含金量更高。”郗宜君在中铁一局2025年工作会议暨五届五次职代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总体思路要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强企”,突出“强基础、谋创新、抓落实”工作主线,不断擦亮品牌底色、增添品牌亮色、提升品牌成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铁一局总经理张林在中铁一局2025年工作会议暨五届五次职代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真抓实干,一路争先。中铁一局襄荆高铁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中铁一局品牌建设工作部署,在施工建设中加快专业人才储备,配套最新大机设备和工艺工法工装,提升管理标准,强化现场施工管控,持续打造“一局路基”“一局制架梁”“一局轨道”等核心专业品牌。
  项目部路基工程8.671公里。线路不算长,却基本包含了全线路基施工的所有类型。施工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要求,积极采用拱形骨架铣槽机、滚轮式边坡碾压设备、防护栅栏基础方孔开挖器等新型工装设备,不仅大幅提升了路堤边坡的压实度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性,确保了边坡防护施工质量,还节约了人力资源投入、提升了功效。
  2024年5月29日,项目部无砟轨道路基首件工程顺利通过国铁集团验收。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现场各工序细节处理到位,资料内容齐全,充分体现了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全线路基施工提供了可行性、科学性的技术指导,同意通过验收,并在全线推广实施。
  项目部桥涵工程20.449公里,有特大桥12座、大桥7座、中桥1座,桥梁工程占比70%。其中跨浩吉铁路特大桥,是标段内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大的单位工程。为了保障我国“北煤南运”的战略运输通道浩吉铁路的运行安全,项目部采用中铁一局自有的“钢绞线反向支点预压方法”发明专利,快速、高效、安全地完成了临近既有线的梁部预压施工,成为中国铁路武汉局管段内首个采用此方法的工程。
  2024年6月18日上午9时50分,跨浩吉铁路特大桥29号墩、30号墩两条连续梁上演“空中华尔兹”,顺时针同步转动30度,成功上跨浩吉铁路,成为襄荆铁路全线首座转体完成的转体桥。
  项目部预制架设双线箱梁605孔,是全线预制和架梁数量最多的单位。施工中,项目部积极打通箱梁预制、运输、架设三大关键环节,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严格执行现场带班制度,对运架施工及机械设备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做好全过程盯控,长期以日均制梁2.5孔、架梁3孔的速度领跑全线,助力全线箱梁架设突破1000孔,先后成为全线首家架梁过半、首家完成全部架梁施工的单位。
  项目部投入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CP500Z型智能化多功能本邻线长轨铺设机组,让高铁铺轨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应用的轨道工程运输管理智控平台,采用“视频监控+定位系统”的措施对工程线列车运输进行实时安全管控,同时充分发挥工程调度指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优化长轨装卸、工程运输、现场铺轨等各个工序之间的组织衔接,进一步挖潜提效,提质增速。投入新能源移动闪光焊机组、新能源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车等行业内先进工装设备,助力襄荆高铁高质量推进。
  2025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来表扬信,中国铁设襄荆铁路总包项目部发来绿牌奖励通知书,对中铁一局在襄荆高铁建设中强化管理、精心组织,按期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并开启全线铺轨作业、完成无砟道岔施工、连续创造无砟轨道道床板单日3公里和铺轨施工单日完成21公里的高产纪录,以及较预定工期提前3天圆满完成全线铺轨施工任务,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对中铁一局参建员工展现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风范与使命担当,表示充分肯定。
  目前,襄荆高铁全线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中铁一局项目部分秒必争守初心、最后一秒不松懈,正向着最后的标志标识、竣工资料等工作发起冲刺。“我们要始终践行‘创造 质量 品牌’中国中铁新时代企业核心价值观,继续保持‘一路争先’的优势,跑好‘最后一公里’,为襄荆高铁建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中铁一局八公司总经理王刘勋说道。
  (本报记者 曾广慾 黄斌 通讯员 李康 南欣雨 勾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