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武夷新区高新技术创业园项目占地约32万平方米,共计31栋单体及2座地下室。项目始终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构建起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大商务管理体系”,书写了
“优揽、精管、细算、足收”的生动实践。
精细管控,释放价值潜能。以“大商务体系”为引擎,打破传统部门壁垒,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投融建营”全周期管理,开展履约策划,通过全链条精细化管控激活价值创造力。在合同条款分析、施工方案比选、资源配置优化中,精准识别盈利
点15项、风险点7项,形成降本增效
清单14项,35项策划事项转化率达
97%,累计创效200余万元,实现了
“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设计领航,融合创效双赢。在施
工图阶段全程驻点设计院,推动技术
方案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在弃土场
选址优化上,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减
少了生态扰动,实现经济与环保“双
赢”;优化边坡支护、地基处理等环节,
增加合同额1000余万元,创效100余
万元;优化承台地梁、洗车台、钢结构
安装作业平台等方案,降低成本40余
万元;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高压旋喷桩
配合比等要素,降低成本70余万元;优化便道建设标准,有效降低临建成本40余万元。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升级。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为项目持续推进提供技术保障。BIM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了施工模拟、碰撞检测和进度管控三维联动,大幅提升施工效率;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集成AI监控、环境监测模块,实现技术创效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截至目前,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研发工法6项,取得QC成果4项。
精准预算,资金保障有力。建立“编审一体”机制,成立施工图预算小组,提高施工图预算审核进度,降低预算审减率。通过对材料价格的动态跟踪、定额组价优化,将预算审减率严格控制在1.01%,审减500余万元;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成功调整进度款支付比例,为项目稳健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同时,通过大商务集群管理模式,打包合并项目集群,发挥财务集中化优势,切实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大商务管理”的精细调控,创业园项目顺利完成从奠基到封顶的华丽蜕变,铸就出工程建设的耀眼成果。未来,将继续以“开路先锋”之姿,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积极探索增收创效新模式,为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通讯员 尹一琳 张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