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党委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践,构建起多维立体、高效联动的学习矩阵,让理论学习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打造“一个品牌”构建书香企业“新高地”
公司党委积极创建“书香城轨”文化品牌,以职工书屋为核心阵地,配备学习区、茶吧等便民设施,打造了集阅读、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在所属各单位建立职工书屋或阅读书架,为一线职工提供学习园地,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自2020年以来,连续六年开展“书香城轨”读书活动,形成了“周学习、月分享、季总结、年评比”的工作机制。举办各层级读书分享活动400余场次,覆盖2700余人次,让职工书屋成为员工的“加油站”和“能量库”。
通过持续深耕,“书香城轨”品牌活动不仅在企业内部深入人心,更赢得了外部认可。公司先后获得全国总工会、江苏省及无锡市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和江苏省、无锡市“书香企业”等多项荣誉。
实施“双轮驱动” 激活全员学习“发力点”
在“书香城轨”文化品牌的统领下,公司党委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与全体党员“绝大多数”,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同读一本书”活动为“双轮”,驱动全员学习走深走实。
在中心组学习制度上,每年印发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主题明确、安排有序;形式上,打破“坐而论道”的单一模式,探索“专家授课+实地践学”联动形式;内容上,将中心组学习与专题调研一体推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针对全体党员职工,精心策划“同读一本书”主题学习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月一期,通过“主题党课、学习研讨、分享交流、案例总结”四个一活动,引导大家共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文献。累计开展学习研讨200余场,收集心得体会21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三维联动”拓展互学互鉴“共同体”
公司党委着力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构建起“线下实操、线上联学、外部共建”三维联动的学习空间,形成了内外互通、优势互补的学习共同体。
夯实“线下”实操课堂。聚焦技能提升和安全生产,将学习阵地延伸至施工现场。常态化开展“总工课堂”、技能大赛、业务培训等,组织一线技术人员学习识图算量、投融资等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通过“会前讲安全”“大反思、大讨论”等形式,将安全培训融入日常,转化为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激活“线上”网络矩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指尖微课”“漫说纪语”等专栏,推送“六大纪律”专题内容和典型案例,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让理论学习更加生动。
拓展“外部”共建平台。积极“走出去”,先后与无锡市、锡山区总工会联合开展读书分享会,与业主单位开展“同堂听课”“共读条例”等活动,打造了企地共建交流的“外循环”。
实现“四项融合”贯通学用转化“全链条”
学习的价值在于实践,成效在于转化。公司党委着力推动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与淬炼作风相融合,筑牢廉洁建设“防火墙”。将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相结合,特别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通过警示教育、实地践学等方式,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锤炼党员干部职工的纪律作风。
与改进方法相融合,掌握科学高效“金钥匙”。通过组织共读经典著作,引导广大员工在研讨中反思工作,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学会运用调查研究、民主管理、团结协作等思路,持续提升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与破解难题相融合,打造攻坚克难“工具箱”。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员工带着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去学习。总结形成了一批解决投标难题、处理项目矛盾、优化成本管控、消除安全隐患的实践案例,为现场管理提供了有力指导。
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注入改革发展“新动能”。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广大干部职工聚焦“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核心任务,在市场开拓、项目履约、技术攻关中担当作为,助推一批重难点项目兑现节点、创誉创效,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智”生产力。
(通讯员 汤佳佳 刘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