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工地的“眼睛”,“眼神”一定要准,后面的施工可都等着我们探路呢。这是测量组长赵兴经常对组员说的一句话。
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好比“探路的眼睛”。在城建公司西安动车段项目部,有这样一支测量团队,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做到了测量工作准确无误,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2015年被城建公司授予“先进集体”荣誉。
西安动车段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动车4S店”,承担经西安北站所有动车的维修养护工作,是陕西省重点工程,也是城建公司首次承建的大型动车检修综合体工程。总占地约750亩,合同工期仅为两年。工程规模宏大,涵盖了土石方、路基、房建等专业,其中仅房建工程就有大小22座单体,交叉作业频繁,精度要求极高。
在动车段“三大库”中,三级检修库及转向架库是项目的施工重点部位,同时也是难点部位。库内设备基础、轨道及钢柱众多,三级检修库达63个设备基础,转向架库接近三百个设备基础。每个设备基础,每条轨道,每根钢柱近千个定位点的精度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确保定位点相互之间的纵、横、竖向线位一一对应,这就需要发挥测量员“眼睛”的作用了。
测量员们在核算每个定位点坐标及标高的前提下,用全站仪将放样好的点位进行穿线法反复校核,一遍测不好就测第二遍,不厌其烦地校核,直到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相关要求。
单单靠“眼睛看”还不够。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测量组成员更多的是将工作“入眼、入脑、入心”,结合各项曲线参数成功编制出一系列计算表格,只需输入某一点的里程和距离等参数,就可立刻计算出所需的数据。他们再利用现有的工程测量软件计算一遍,然后将两组数据相复核,确定准确无误后才放心使用。他们还利用计算器,编写了一些简便计算程序,在需要计算直线和各种曲线上某一点时,只需要输入曲线要素和里程,便可立即计算出该点的方位角和坐标,大大缩短了野外计算时间,加快测量放样速度。
为了寻找最佳的测量角度,赵兴带着测量人员,凌晨6点多就到达现场开始观测,常常一天连续在现场工作十几个小时。测量组经常要跑到离驻地三、四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放线,有时车辆紧张,他们就肩扛手提,带着几十斤重的测量设备徒步去逐点放线。寒来暑往,年轻的测量员们默默承受风吹日晒。“你往人堆里看,哪个晒得最黑,就是我们的兄弟了。”测量组有人这样开玩笑。
赵兴就是个典型的“测量人”,黝黑的皮肤,还有爽朗的笑容和一脸的朴实,带领着这支由85后和90后组成的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发挥着施工“先行者”的作用。他每天扛着仪器和大家一起到现场,一边测量,一边教授测量知识,培养队友们的测量技能。晚上,他手把手地教大家编制资料,处理内业。
任国兴是测量组的技术骨干,平时少言寡语,但一遇到工作难题总是能想到解决办法,测量时最冷静,得出的数据最精确。李宁宇是赵兴的得力帮手,虽年纪轻轻,却工作踏实执着,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测量员姚毅去年参加工作,在新员工职业规划座谈会上说,自己现在的工作令我眼界更宽广,学到了很多知识,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今年新到岗的孙文清和井杰并不是测量专业毕业,带着好学的心情,感悟着测量前辈们努力工作的精神。
他们遇到困难,会更加团结。动车段专业多、单体多,有时同时接到几个栋号长、组长的配合要求,不管要加班到多久,他们都会按时完成任务,决不耽误施工进度。有时,好不容易确定的点被现场施工车辆破坏,几个小时的辛苦付诸东流,累了一天的测量员们苦不堪言。这时赵兴总会鼓励大家,不要怕麻烦,重新再来。大家问他是怎么养成这样的心态,他说,“其实也没啥。我就是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心尽力干好。”渐渐地,大家也能保持平常心,一心一意地只为工作。
(通讯员李辰晨刘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