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3日至7日,中铁一局2016年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全局各单位136人参加培训,参培人数为历届之最。培训邀请到了《中国中铁》报总编辑程建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工人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李元程等行业权威、资深报人前来授课,学员普遍感到受益匪浅。培训将理论教学与采访实践相结合,组织学员到建安公司西安站改项目实地采访练兵,采写了一批好作品,本报将分两期、用四个版面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以飨读者。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普及,该思维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被引入建筑施工领域后,助推施工实现智慧化。中铁一局建安公司西安站改项目便是一个运用“互联网+”思维成就智慧化施工的典型样板。
8月7日,借着参建中铁一局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的机会,有幸到该项目参观学习,见识了“互联网+”思维在智慧化施工的应用。
北斗定位到岗动态实时掌握
在项目驻地门卫值班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两块电子显示屏。据项目部安质部部长王鹏飞介绍:“这两块屏幕为电子监控显示屏和北斗定位系统显示屏,实时播放着项目监控和作业人员动态情况。”“这是我们引入‘互联网+’思维对既有线施工人员动态管理的一个创新。这也是陕西铁路建设系统第一家应用的‘工地人员、机械定位系统’”王鹏飞面带骄傲地指着北斗定位系统显示屏说。
“那他是怎样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动态实时掌握呢?”一名参观者好奇地问道。
“这个系统就是采用GPS/北斗定位终端、GPRS无线传输系统和工地智能系统,将该系统在安全帽、机械上安装IC卡芯片,就可对施工区域内临近正在营运铁路线的100多名施工人员和机械进行实时准确行踪轨迹记录,定位。屏幕上的每个红点就代表一个工人或者机械,如果哪个在施工过程中无意中发生侵线等状况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该系统可利用手机查看现场情况,驻站联络员或现场负责人可利用手机随时查看现场作业人员、机械是否下道。”
“这个系统还能显示出姓名、电话、工种等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动态情况考核的有效管理。同时,便捷、高效的进行安全生产和考核管理,为事故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保障。”王鹏飞眉飞色舞地比划道。
“二维码”助推管理上水平
“互联网+”时代,二维码已成为识别信息的快捷途径。中铁一局建安公司西安站改项目积极将互联网“二维码”应用到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当中。
项目负责人熊华兵站在项目部客车段食堂浴室平面图前,指着上面的二维码介绍说:“只要扫一扫标识牌下的二维码,整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工作标准、控制要点等都会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显示,这样既节省了制作纸质宣讲资料的纸张,又有利于作业人员随时随地的进行查看,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就是通过将施工生产中责任分工、施工工艺工法、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专项方案等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标示牌,设置在项目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区项目位置。这样项目参建人员均可轻松用手机扫描下载学习,快速全面了解现场的各项信息,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标准化意识,还能提高建设者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进入项目工地实物样板交底园区内,门卫房样板、楼梯实物样板、外加体系、砌体样板、铁路施工和安全体验等错落有致,每一道实物样板都量身打造了二维码。用手扫描后,立即在手机上显示出该工序的质量要求,工作标准和控制要点等内容。
熊华兵带领大家走到单体工程实物样板前,指着实物样板说:“我们为管段范围内的每一栋单体工程都配备了二维码身份牌,既对该单体工程的概况进行介绍,又对该单体工程的分管班子成员、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的姓名等信息进行公示,在有利于理顺工作层级关系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工作责任的落实”
在安全体验馆内,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重物吊装等安全体验器材也都配备了二维码,并对对应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要点等进行了明确。
中铁一局建安公司西安站改项目还建立了信息化的实验室,使项目部实验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混凝土的出厂标号及质量情况等进行实时在线监督;建立了包括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队伍负责人在内的微信群,既在群内晒亮点推广好的作法,也在群内曝不足促使进行整改。还自行制作了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控制喷淋。
2015年12月4日,西安铁路局标准化文明工地现场观摩会在中铁一局西安站改项目部举行。业主领导张西民在观摩总结会议上称赞中铁一局建立的“工地人员、机械定位系统”、“二维码”引入、实物样板交底园和安全体验馆、自动喷淋系统、太阳能路灯的设置等做法为西安铁路局所有在建项目树立了榜样,要求所有现场观摩单位认真学习一局经验,积极借鉴一局做法。
“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是一次影响到每个人的产业革新,而且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中铁一局建安公司西安站改项目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助力项目管理提升,树立了智慧化施工的样板,达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桥梁公司 第五明辉 范通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