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项目驻地全景。 在川西北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有一座号称“山鹰飞不过去的山峰”——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317国道通过的垭口也有5050米。翻越雀儿山的40公里路段,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加之高寒缺氧,时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悲惨交通事故,人称“鬼招手”“川藏第一险”。这里几代人的梦想与心愿,就是期盼着有一条隧道,能够穿越雀儿山,把川藏公路这一段天险变为坦途。
4年前的夏天,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项目部在这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上安营扎寨。一群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以“挑战生命极限,攻克天堑难关,造福川藏人民”为己任,以超乎常人想象的精神和意志攻坚克难,穿越巅峰,历经四个寒暑,创造了诸多奇迹。他们于去年12月10日施工到分界里程,提前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今年又按照当地政府及业主的要求,积极组织跨标施工,目前隧道主洞掘进4256米,跨标施工748米,平导掘进4250米,跨标施工706米,最终实现主洞掘进开累完成4384米;平导开累完成4426米,为11月初隧道贯通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居功至伟。
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攻坚战中,他们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统筹兼顾的调动资源,标准化的项目管理,精细化的现场操作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就是他们坚持文化引领的作用,精心培育、强力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坚守高原、挑战极限,穿越巅峰、拼搏争先”的雀儿山精神。从开工之初到隧道即将建成之日,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种植的这棵精神之树,也在高原的艳阳高照和风霜雪雨中从幼小孱弱的小苗,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了。笔者有意探寻这棵精神之树的成长过程,对这棵精神之树的“根”之深、“枝”之坚、“叶”之茂、“花”之艳,作一些解析,与读者分享。
“
根”之深
2012年7月,中铁一局四公司中标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工程Q2标段。雀儿山隧道全长7079米,是国道317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更是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四公司承建隧道出口4695米线路,其中隧道主洞3530米,平导3576米以及其它附属工程,合同段工期54个月。作为时任四公司副总经理兼雀儿山首任项目部经理的许志忠,为这个项目的追踪和投标花费的心血最大,但中标之后,他反倒不像别人那么兴奋。他说,中标不易,干好更难。雀儿山隧道的难不在工程本身,而在如何适应高原环境。比如,远在藏区,山高路远,高寒缺氧、资源匮乏、生活艰苦、单调枯燥等诸多难题。许志忠特别坚定地说,不管多么难,我们都志在得,务必拿下。他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语),我们的法宝就是“精神”。这就是在四川都汶高速公路施工中,通过两个漂亮仗培育和磨砺出来的“不畏艰险,敢打必胜”的精神。许志忠和他的团队在四川的公路市场有着“铁军”的良好声誉。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聚人心,解难题,快速复工,探索并制定出一套瓦斯隧道施工的科学管理办法,安全优质的打通了“拦路虎”紫平铺隧道。在此期间,又遇到5.12大地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当地群众的生命、抢修通往震区的交通生命线,并在震后迅速恢复隧道施工,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面红旗。两场生死考验,这支队伍锤炼出了一种让人惊叹的意志品质,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气神。作家莫伸曾感叹道:这帮年轻人,就像一群小老虎,打起仗来一个个嗷嗷叫,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他们奔向目标的前进步伐。在之后的映秀隧道施工中,他们在中铁一局企业文化及四公司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干好工作是基础,执行标准是关键,三大效益是目标,团队精神是保障”的项目管理四项工作方针,以文化引领项目管理,促进项目施工生产,取得了经济、人才、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2010年7月,中铁一局项目管理、项目党建、项目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四公司映汶项目部成功召开,成为了中铁一局项目文化建设的里程碑。追根溯源,从紫平铺隧道和映秀隧道,我们依稀可见雀儿山精神之树的“根源”所在,尽管那时根须尚细尚浅,但她已聚集了强大的生命力,正在蓄势待发。
对雀儿山隧道,四公司总经理孔凡强多次到项目对标准化、精细化进行策划、指导,在资源调配上予以倾斜。党委书记张国强极为关注。他的关注点是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荒山上施工,干活的人能不能上得去,守得住。这位长着国字脸浓眉大眼的党委书记,曾经参加了宝成铁路109隧道抢险并作为抗震抢险先进模范人物作过多场事迹报告。他的脸上写满了自信,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他底气十足地说,雀儿山隧道在高原施工,高寒缺氧,条件艰苦,但四公司不惧怕,因为我们这个企业就是在青藏高原上诞生的,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没错!四公司1969年9月成立时,就在青海查尔盖,正在参加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工程修建。2002年,四公司再次挺进高原,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施工,在海拔4200米的沱沱河修建了开心岭大桥。这支队伍直接参与了培育和实践“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风沙强意志更强”的青藏铁路精神,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身体里植入了不怕艰苦愈战愈勇的“基因”。由此可见,雀儿山精神之树的“根”连着被誉为中央企业“三大精神”之一的青藏铁路精神,足可见其根之深,其根之健。
再进一步追溯,雀儿山精神之树的“根”发端于有着66年光荣历程的中铁一局这棵大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局”的共和国最早最大的铁路施工企业,不仅筑路业绩辉煌,修建了120多条铁路,总里程达2.9万公里,修建了1100多座隧道,而且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了从“吃苦奉献,争创一流”到“诚信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雀儿山项目部的每个人作为其一员,薪火相传,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从这个企业的精神家园里,他们得到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他们在雀儿山将企业精神传承和弘扬,从而展现出了更具时代特点和行业及地域特色的“雀儿山精神”。
“枝”之坚
雀儿山“精神之树”挺立于高高的雀儿山上。她离太阳是那么的近,阳光灿烂催生她迅速成长,使她“向阳花木易为春”;她根植于高原的乱石中,饱经风雪雨霜,使她“千磨万击还坚劲”;她有着巨大的内在生命力,只要有阳光、有水分,她就努力的向上发展,向四周扩张,使她“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雀儿山精神之树生出了两条坚挺有力的“枝”:一“枝”是:“坚守高原、挑战极限”;另一“枝”是:“穿越巅峰、拼搏争先”。这两条“枝”,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第一“枝”,“坚守高原、挑战极限”,贵在“坚守”。坚守意味着吃苦、奉献,没有一点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坚守的。雀儿山最大的考验是应对高寒缺氧。海平面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300克,这里洞外是176克,洞内只有148.9克,远远低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需要的含氧量。高原反应的特点是“欺男不欺女,欺小不欺老”。项目部的小伙子们便“备受折磨”了。员工的血压普遍增高30毫米汞柱以上,血红蛋白超标80%以上。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坚守。
王刘勋从常务副经理接替许志忠担任项目经理,是第一个带队伍上山的。这个80后看上去文质彬彬但却很有激情,骨子里异常执着倔强,他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必须做到:‘上得来、站得住、打得赢’”。他的家就在成都,但他却很少回家。同龄人都嚷嚷着要生二胎了,他现在却还没有一个孩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王刘勋是舍了孩子舍了小家为的是坚守雀儿山。他说当地政府想把他挖到他们那里工作,他没同意;也有成都的单位想挖他过去,承诺待遇还不错,他也没动心。他不改初心。隧道不建成,他绝不会下山。
项目部书记贺志杰患有高血压,还经常牙痛的要命。他没有时间去治牙,只有靠不停的大剂量的吃药来缓解。他是搞宣传出身,深知“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再苦再难当领导的绝不能退缩。他精心策划设计能够提振精神的标语,制作鼓劲的形象展示牌,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大家坚守高原,挑战极限。坚守和挑战真的不容易,很是让人纠结。
施工队长林修建,第一次上雀儿山,待了18天就受不了跑了,可是,在福建老家待了24天后,他又回来了,他说,“山上的弟兄们在坚持,我不能因为软弱而失去诚信。这毕竟是‘世界第一’的工程,人一生也难遇到这样的机会。”由于身体的原因或者是家庭的原因,不少人也像林修建一样曾经犹豫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自我,坚守了下来。团队的精神,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材料员小方,接到调令到雀儿山项目部工作。上任途中,他乘坐的大巴车在川藏公路行进中突然遇到塌方,多亏司机非常机敏果断快速倒退,否则一车人的性命就难保了。小方当时坐在地下泪水夺眶而出。家人得知打电话说,太危险了,这不是玩命吗?快回来吧!他头脑里斗争了很久,想到雀儿山上坚守了快四年的工友,抛却了打道回府的念头,英雄的团队在召唤,他只能勇敢地前行。
四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游宏生4次上雀儿山,他说:雀儿山的弟兄们精神可嘉!但作为组织,项目部在人性化管理上也下足了功夫,尽可能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项目驻地设置了洗浴室、娱乐室、读书室、合作社、医务室、吸氧室等,并及时发放职工劳保用品和职业健康用品,把企业的关怀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使职工有一种“虽身处荒凉之地,但心有温暖之家”的感觉。
(待续)
(特约通讯员 柯满堂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