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在工作路上走了弯路。
物贸公司是一个以“桥梁预制”和“物资贸易”为主的专业化公司。而参加工作十年,他前期长达七年未涉及公司主打产业,从事着综合工程施工。
然而,这并没影响到他的学习与创新。
十年来,从非主业到主业,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他总是不断探索新知,努力学“通”学“专”,积极参与或组织开展QC攻关,先后发表QC成果7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次。个人两次被评为物贸公司先进个人,所带领的团队项目工程部4年获物贸公司先进集体荣誉。
他就是商丘制梁场总工马建市。
一
马建市,俨然一“学士”也。
6月23日,在制梁场工地见到马建市时,他正跟两名技术员,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腋下夹着一本蓝皮资料。
仔细打量他,瘦削的长脸,黝黑的皮肤,说话时慢条斯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好学沉稳,这是马建市给同事们的总体印象。
“该同志去年入的党,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写了4万多字的笔记,在工作学习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一旁的制梁场党支部书记李玉江评价。
“这伙计出身科班、特爱学习,白天在现场,不管走到哪,总是带着他的学习‘宝典’,晚上还不时来找我讨教切磋业务知识。”制梁场项目经理郑宏斌介绍。
“他教我‘学习’之道: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讨教于专家,又问计于市场;既研究本企业的实践,又借鉴他人的经验。”一名新分来的技术员说起师父马建市。
据了解,马建市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物贸公司。
二
参加工作十年,马建市经历了两次新领域的“拓荒”。
第一次,刚上班时,正值物贸公司转移发展战略,倾向向综合性工程扩展,他作为第一批人员,参加朔黄铁路加固、站改施工等。
第二次,2014年初,他回归物贸公司主业,参建石济客专,具体负责齐河北制梁场技术管理工作。
“对我来说,无论是铁路加固、站改,还是制梁,都是全新领域,是一张‘白纸’。施工过程中,边干边学,整个过程比较艰辛。”马建市回忆。
“一开始从事朔黄加固,每个地方地质条件不一样,先是桩基施工,再到桥梁加固,中间还有既有线施工,然后是朔黄站改施工。俗话说,‘宁干十条新建线,不干一条站改线’,站改施工涉及的综合工程种类多,基本囊括了轨道、路基、桥涵整个线下工程,特别是站改工程,将原有7股道扩到22股道,要开展正线拨接施工,以及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座顶进涵施工,都是一点点摸索学习挺过来的。”
“到石济客专后,又是一个崭新的天地。虽说自己是个工作了七八年的老技术员了,可是对于箱梁,以前我从没见过,看了工序后感觉很蒙,不知道该怎么干,自己还带着几个技术员,所以感到压力特别大。晚上强逼着自己加班学习,看图纸、学规范,将各工序一道道捋一遍,花了大半年时间掌握了要领,工作才熟悉顺畅。”
三
“博通”为基,“精专”是翼。
从综合工程到制梁专业的跨越,随着新挑战的不断涌现,马建市更加深感重担在肩,求知愈笃。
2016年初,马建市被提拔为商丘制梁场项目总工。梁场取证,便是他面临的第一次“大考”。
在商合杭铁路,商丘制梁场承担了447孔简支箱梁预制任务,是当时物贸公司梁型最多的一个梁场。
“那时工程部6人,大都是新来的实习生。有经验的技术员紧缺,可谓是‘学生多、老师少’,绝大部分人员未参加过取证,我自己也是头一次总负责,刚开始还有些紧张。”马建市说。
从7月23日预制首孔箱梁,到11月初取证,他带领团队是如何做的呢?
先抓培训。马建市带领大家一起学标准、学工艺、学图纸,看视频、读规范,全面开展内外业培训,每周集中培训达到3次以上;结合总工带部长、部长带部员,以传帮带的形式,做好技术人员的“点对点”培训教育。
再抓重点。他们广泛收集近10年来各梁场取证的整改事项,专门研究“主考官”(国家桥梁取证组人员)的关注重点,组织人员培训、模拟考试、再培训,确保全体技术人员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不断完善各种细节,有针对性地做好取证核查应对准备工作。
11月7日,商丘制梁场取证以93.9分的高分通过,创造了物贸公司箱梁场产品检验成绩新高。
同年年底,利用冬休期间,马建市还带领商丘制梁场12名技术员,来到郑阜客专制梁场帮助取证一个月,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对方一致好评。
“除了梁场取证,还有模型改造施工,我们一如既往地学习摸索。去年,模型厂家声称改造特别麻烦,改装一次要价5万元。今年,借着参与模型改造的机会,我与同事们‘偷师’,然后摸索改造,各项指标符合验收要求。”
“当然,我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桥建领域,谈不上精通,接触时间也比较晚,不少地方更是空白。”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今后在工作中,继续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做好自己,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每一次新的挑战。”马建市说。
(本报记者 薛亮 牛荣健 通讯员 张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