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扫雪趣事
阮海宇
    在新疆,每年的冬天,扫雪是项目部驻地必不可少的一项集体活动。雪于常年居住在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念想,一种渴望,看雪景、观雾凇、堆雪人、打雪仗,那更是遥不可及难以实现的奢望;而于我们这些身处北方,尤其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这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新疆的昼夜温差很大,气候变化异常。白天还是暖暖的阳光,到了晚上则变得十分寒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对新疆地区气候特点的形象描述。
    新疆的冬季来得很早,差不多每年的十月中旬左右,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就开始享受集中供暖了。也差不多到月末的时节,乌鲁木齐就迎来了冬季里的第一场雪。这个时候的雪通常不会太大,也不会持续时间太久,似乎只是在向人们传递冬天来到的讯息。进入立冬后,早晚温差加大,天气日渐寒冷,几乎伴随着每一个节气的到来,比如小雪呀、大雪呀、冬至呀……,都会落下那么一两场雪。有时雪下的大,有时雪下的小,有时白日下,有时夜晚下,有时俄顷,有时半晌,有时要下上一宿,到次日凌晨才会停下来。整个漫长的冬天都会伴随着雪花飘下,一直要断断续续到来年春天。
    每到下雪,项目部的院落里就会银装素裹,变得一片晶莹洁白,宛若童话般的世界。放眼望去,房前屋后、苗圃草坪、人行环道、篮球场上,仿佛铺上了巨大厚实的纯棉地毯。白茫茫的雪地里,两只脚掌踩上去暄暄的软软的,雪大的时候就没过了膝盖,移步向前,行走起来脚下便不停发出“嘎吱嘎吱”的锐响,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院中的树木也被雪花装扮得千姿百态,全然不见了平日里的枯萎模样,尽显着在冬天里的妩媚。就连门前停放的大小车辆,也都像出了锅的发面馒头一般,一个个白白胖胖地肿胀起来,不见了眉眼。这种景象只怕是在寒冷的北方才会有吧。
    每次大雪过后,大多在晨会点完名散了场,大伙就簇拥在楼道里陆续拿取备好的清雪工具,开始投入紧张的扫雪战斗。挑选劳动工具的过程也充分体现着吃苦在先的风格。往往赶在前头的,会抢先将“火力强劲”的、也是最出力的推雪铲,一把把拿走;晚一步的则从剩余的工具里,选取比之小一号的铁锨和大点的竹扫把;轮到最后的就只剩下了高粱糜子作成的尕笤帚,再也没得什么可挑拣,攥在手里便显得有些很不好意思。不过真正干起活来,大伙都不惜力气,常常是哪里雪厚哪里雪多,就争先恐后地一起都拥向哪里。即便有手无寸铁者,也都四下张望着伺机把别人手里的“武器”争夺过来,想方设法自己替换上去一展身手,生怕上不了阵过后被人谈闲。于是院落里便有了生气,欢声笑语,热闹起来。有推的,有铲的,有扫的,有来回倒运的;有三五成群扎堆在一块打突击的,也有三三两两分片包干的。还有合伙组团的,并肩站立在一起将推雪铲一字连接成排,待一人喊出号令,大家便共同发力使劲推向前去,脚下的积雪就齐刷刷被推得一干二净。这种方法是最灵巧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也是效率最高的,但必须目标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否则,若有人不按节拍行动,各自为战,随意出击,方向错乱,只能事倍功半,被他人笑作一群笨蛋。
    除了集体扫雪,项目上也有年龄大的老同志经常雪后早早起床,披星戴月,顶着寒风,沿着员工宿舍到食堂餐厅的道路,仔细把下了一夜的积雪,一段段清扫干净,包括门前的台阶都细心地铺上废旧棉毡,好让大家早起就餐走道方便,不被滑倒,在寒冷的冬天,给人带来暖暖的幸福。
    扫雪的人当中,也有顽皮的年轻人,几个人合起伙来将另一个趁其不备抓着手脚抬起,卯足劲扔进高高的雪堆里,待从里面爬出时活脱脱成了雪人,不由把人笑得前仰后合。有时扫完雪后,也有身怀艺术细胞的青年才俊,会将码起的雪堆,塑成个人形,弄成有模有样的雪娃娃,末了,还不忘找来一顶安全帽给扣在头上,真不愧是建筑达人创造的杰作,时时刻刻都忘记不了安全。
    乌鲁木齐新客站项目部的驻地是租赁在一家地方单位的,居住在院中院里。每次进行扫雪劳动,项目员工不光是一心只顾自家门前雪,还总是不拘界限地多干一截,扫远一些,帮着将友邻一并行走的大院门口和道路,也清理得干干净净,把方便带给他人,处处彰显着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精神风貌。
    每年冬季,尽管大伙冒着严寒在户外扫雪,把耳朵冻僵了,把手脚冻木了,又苦又累,但为了大家出行方便,正常工作和生活,心里还是觉得很温暖的。这些在冬天发生的故事,每每想起,总让人回味绵长。(作者单位:建安公司)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