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天地间,万顷黄土塬,“深谷峻坡山无峰”。已寂寞了千百年的世界最大黄土塬区——甘肃省庆城县董志塬的纵横沟壑中,如今正呈现一派火热景象。银西铁路的建设者们夜以继日铺路架桥凿隧,欲让一条引领当地经济大发展的钢铁巨龙从此穿越。
中铁一局银西铁路甘宁段4标项目部承建着全线的最大标段,总造价29.76亿。其中11.865公里的贾塬隧道和以百米连续梁横跨青兰高速的教子川特大桥,是全标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目前已突破关键性技术难点,以破竹之势顺利推进,隧道掘进速度连日刷新纪录,特大桥连续梁精准合龙,喜人战果的取得,项目总工李雪峰当立头功。
“要干就干最好”
李雪峰,个子不高,年刚不惑。自200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铁路建设一线摸爬滚打,担任项目总工也有13个年头。但他架着一副眼镜的白净四方脸上,很难看出中年人的焦灼沧桑,仍带有一股意气风发的书卷气。
李雪峰常说:“技术工作很辛苦,要干就干最好。”这是他的初心。在参建西康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宝成铁路109隧道改线抢险、西平铁路、宝兰客专等国家重难点工程的十多年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怎样喧嚣,他始终守着这个初心,竭尽心智,勤勉不懈,坚持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快速成长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专家型人才。
他主持和撰写的QC成果《提高输水隧洞小断面掘进速度》获2005年全国建设工程优秀成果奖及优秀制片奖;QC成果《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获2004年全国建设工程优秀成果奖,QC班组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综合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编写的《1-80米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原位施工工法》被评定为国家铁路局二级工法。
人生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奋斗出的美景。他先后获得“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总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宝鸡市劳动模范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2016年8月,来到梁卯起伏沟壑纵横的“天下第一黄土塬”参建连接沿黄城市带、陇东地区和关天经济区的国家重点工程银西铁路,被他当作磨砺自己的又一个起点。
银西铁路甘宁段4标正线全长30.33公里,是中铁一局五公司托管项目,其中包括五公司负责施工的甘肃庆阳段13.525公里,市政环保公司负责的宁夏吴忠段16.805公里;并要承担甘宁段全段正线铺轨及七座车站站线铺轨工程。合同工期只有52个月。工期紧、工程量大,管理跨度和战线长,业主对标准化管理及新工装工艺及成套技术推广应用要求极高。尤其是2018年1月1日,铁路总公司正式推行《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使项目管理水平面临严峻考验。这一切对担任总工的李雪峰来说,更是全新的挑战。
两年多来,他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的龙头作用,保证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及环保各项管理目标受控,多个工序作业被业主组织建设单位前来观摩学习,项目信誉评价在全线名列前茅。
“绝不做企业的罪人”
“修路架桥,是造福民众的积德之举。干工程,保证安全优质,是技术人员的本分。”李雪峰这样定义自身的职责使命。
铁总出台的红线管理规定,是针对铁路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现状和形势出台的最为严格的管理办法,对铁路项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让李雪峰给自己的职责使命又加重了分量。
“技术管理是项目的命脉,不能有一点纰漏,如果触碰了红线,砸了中铁一局的招牌,那我就是企业的罪人。”
为确保不触碰红线,李雪峰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在优化施工组织、革新工艺工装、落实施工成套技术应用、加强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艰苦执着的摸索实践。
在以往的隧道开挖中,三级台阶作业工法常有打擦边球现象。实施红线管理后,要求工艺工法上必须符合设计标准。银西铁路贾塬隧道所穿越地带地形、地质较为复杂,其中四级围岩8880米,五级围岩2985米,最浅埋深14米,打3条斜井分8个作业面同步开挖,施工作业难度高、风险大。按照红线标准,开挖中作业台阶得缩短,台架要改换,老经验行不通了,一时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作业队有抵触情绪。李雪峰给现场技术人员和作业队做工作,不容商量坚定地说:“红线不能碰,必须在规则以内想办法。一局的品牌荣誉保不住,还谈什么效益!”经过强制性的调整摸索,终于使隧道掌子面三级台阶开挖达到既符合设计要求又满足初支、仰拱、二衬作业齐步走的最佳状态,得到业主的赞赏,说“你们落实红线管理是实打实的!”
在李雪峰看来,工程质量就是人、机、法,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关键技术用好了,把人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红线问题就可以得到控制。
在宝兰客专的隧道施工中,他积极推广应用的防水板超声波焊接技术,曾被作为样板在全线推广,但到了银西贾塬隧道施工时,他了解到电磁焊能杜绝超声波有可能焊穿防水板的缺陷,就决意摒弃超声波焊技术,选定3号斜井的作业队当试点,强推使用电磁焊。起初,作业队负责人很不情愿,担心“花冤枉钱”。李雪峰霸气十足地回答道“怕啥!如果不好用,钱的事找我!”后来作业队购入电磁焊设备一经使用,质量速度都大幅提升,结果其他几个作业队都主动要求项目帮忙配备,业主也专门组织全线有隧道工程的参建单位到贾塬隧道来观摩学习。
目前,项目部在各工区全面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了各工序作业及进场物资的可溯性管理;应用信息化管理,强化了施工全过程管控;应用隧道二衬逐仓分层浇筑和及时带模注浆技术,改进了有可能产生拱部混凝土脱空、强度不均匀等缺陷的传统工艺,提高了二衬质量。当下,他又把“革命性”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进到项目施工中,对全体技术人员和相关作业队进行扎实细致的技术交底培训,在全项目掀起又一个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与此同时,李雪峰组织项目部认真开展“排查梳理——建立问题库——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整改——闭合验收——总结——再排查”工作,每月召开技术分析例会,针对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严格责任追究、限时落实整改,对易反复的工序、工艺质量问题实行重点盯控,细化预防措施,做到逐一克缺销号。从技术管理角度,高效促进了红线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标准化。
“办法总比困难多”
“技术要服务于施工现场,这是技术人员的职责。但现场实际千变万化,我们如果墨守成规,服务现场必成空谈。”每当面对施工难题,李雪峰从不退缩,而是以创新思维的态度,热情鼓励大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教子川特大桥施工中,最大的难点是横跨青兰高速的60米+100米+60米高墩连续梁浇筑,允许误差为15毫米。而浇筑连续梁的承载支点零号块,混凝土方量达436.6,须在50多米高的墩柱顶端进行浇筑,则是难点中的难点。现场技术人员没有施工经验,李雪峰白天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研读分析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晚上组织技术人员研讨施工方案。最后确定了传统托架法工艺与建立受力分析模型进行线型监测同步动态调整挂篮模板标高相结合的作业方法,持续奋战一个多月,使连续梁浇筑以3毫米的误差实现精准合龙。
在贾塬隧道施工中,针对开挖极易出现的超挖、欠挖的问题,李雪峰带领技术人员专门设计出了一套开挖装置,利用电机带动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连接主轴,在主轴上装上刀片,并在设备底座上同样装了一个轴,底座与挖机连接后可通过轴的旋转调整开挖方向,从而使刀片对掌子面进行修整而达到精确施工。针对二衬作业中钢筋层间距和混凝土厚度不易控制的难题,李雪峰带领技术人员不断改良优化钢筋卡具。最先采用的钢材过重,制成的卡具太笨重,后改用轻薄钢材,却发现卡具又容易变形,最后选择角钢制作,才完美切合现场应用。
隧道逃生管道是工装红线要求,但原备的逃生管道相当笨重,搬运起来极不方便,在跨越未填埋的仰拱时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发挥工装优势,李雪峰带领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做出了在液压栈桥上安装支架,利用倒链将逃生管道固定在液压栈桥上的改良。按照新方案安装的逃生管道,能够随着液压栈桥的移动而移动,不但克服了原来的弊端,而且节省了推进作业过程中需要同步搬运的人力和时间,有效促进了施工进度。
隧道施工必须安装通风软管也是工装红线要求,而且这项要求对通风管与掌子面的距离有严格规定。传统方式是将通风管固定在隧道二衬一侧的洞壁上,使得每前移一次都很费时费力。李雪峰参考兄弟单位的做法,又在液压栈桥上做起文章。先在栈桥上安装固定杆,又在固定杆顶端安装小型卷扬机,并将卷扬机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防水板作业台架上,然后再将通风管装在钢丝绳上。这样安装的通风管,只要液压栈桥需要移动时,适当放松钢丝绳,少量人工就可以轻松同步移动通风管,有效减少了人工消耗。
尽管这些只是对工装的优化和改进,但李雪峰仍很自豪。他不无得意地表示,“在施工现场,结合实际开展小改小革,比发明创造更实用。”
(特约通讯员 辛镜 通讯员 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