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阳班长的“管理秘诀”
——记市政环保公司和平道路项目班组长阳如席
  1993年,18岁的四川小伙阳如席,子承父业来到中铁一局给排水队。入职25年来,从事过架子工、木工、电焊工,担任过班组长,所负责的分部分项工程一直保持着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纪录。作为基层一线的班组长,阳如席有着怎样的管理“诀窍”呢?
  生活“大老粗”,工作“精细鬼”
  每天早晨6点多,在和平道路项目部就能听到阳如席干涩的歌声,日复一日,总是哼着几句,这已成了早上叫大家起床的第一声“闹铃”。他在简单洗漱吃完早餐后,提前赶到工地,对前一天完成的工作逐一检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他工作二十几年以来始终不变的一个生活规律。
  2016年8月,阳如席来到和平道路项目,担任管道安装班组长,负责污水、给水、雨水管道的安装工作。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和平道路项目开展“大干130天,确保完成年度施工计划”劳动竞赛活动。为了能给其他作业队腾出更多的作业面,阳如席带领班组挑灯夜战。此时正值酷暑,一线施工人员往往嫌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马甲干活既热又甩不开膀子,就在安全员与班组长不在现场的时候,偷偷地把安全帽和反光马甲丢弃在一边。这时阳如席的班组正进行污水井混凝土浇筑作业,他发现情况后立即要求停工整改,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他反复说:“夜间作业,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没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极易出现安全事故,我们宁可晚上不干,也不能冒着危险干,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去违章作业。”
  在施工现场,只要他发现未按照标准操作的行为,都立即要求停止作业,马上整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工人们终于接受并习惯了规范作业。他带领的班组,无论安全还是质量,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月末的劳动竞赛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一本“安全经”,成就“堵漏王”
  在同事口中,阳如席是个大忙人,也是个“名人”,经常被“抢”去其他项目“救援”,因此他又被称为“堵漏王”。
  2018年5月,他接到通知,被要求立即赶赴新疆某污水处理厂处理管道漏水问题。在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后,他带上“百宝箱”立即起程。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排查、疏通、严堵、加固,终于解决了所有管道漏水问题,使得水厂可以正常运转,而他则默默地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加班加点再补上一周多时间所耽误的工作。
  在阳如席工作的25年里,共计给公司十余个污水处理水厂处理过管道漏水问题,正因为如此,他被业界称为“堵漏王”,在许多市政管道和水厂项目漏水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当其他人好奇地问道,“你有什么堵漏的秘诀,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笑道:“我有一本‘安全经’,按照它上面的规范施工,就不会出现管道漏水问题。”
  工作“一根筋”,成为抢险“护身符”
  阳如席工作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注意安全,保证质量”。看着他像“祥林嫂”一样反复唠叨,其他工友都说他是“一根筋”,有时甚至感觉他傻。
  2017年6月,和平道路项目开展“防汛抗洪”应急演练。在启动仪式上,项目负责人要求每个环节必须做到位,要以应对暴雨时的标准开展此次演练活动。但是在现场安装抽水泵时,由于发电机出现故障,调试比较繁琐,一名年轻技术人员说道:“安装不上就算了,反正是演练,又没有真正洪水。”
  阳如席听到后念叨:“正是因为是演练,所以每个环节必须做到位,所有的设备都应该调试合适,放在应急物资库,以备暴雨的需要。”正是因为阳班长带着大家一起认真演练,和平道路项目在后面的几次暴雨中都从容应对,大大减轻了洪水对已完成路基的破坏,有效降低了项目财产的损失。
  用“笨办法”,解决施工“大难题”
  阳如席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毕业,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凭借自己的钻研与韧劲,处理了许多在施工中棘手的问题,为企业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
  2013年,阳如席在西安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作,施工人员晚上给配水井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天黑没有看清,模板出现松动,导致混凝土流入进水管道十四米长,如不及时清除,将导致整条管道无法使用,就必须破除整条管道重新安装。代价最小的处理办法就是在混凝土没有凝固之前,用人工进行清理。现场负责人当机立断,决定由阳如席带人进行处理,因管道直径只有600毫米,无法使用铁锹和其他大型工具,只能用小铲铲除,他带领5名工人里外配合,40分钟轮班一次爬进管道,从凌晨三点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六点,管道里的混凝土终于被一铲一铲地清理干净。他用自己的“笨”办法解决了施工中的“大难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项目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通讯员 汪永强)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