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散发小清新气息的鼓浪屿、中国最美高校之一的厦门大学、串联起众多景点的环岛路、美食气氛浓厚的曾厝垵……对游客而言,鹭岛厦门有着无穷魅力,文艺和精致早已深入它的骨髓,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如今,作为厦门实施跨岛发展,岛内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地铁正在为这座美丽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承载着厦门对轨道交通的渴望。
正在建设的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作为重要一环,起于本岛厦门火车站,终至大嶝翔安国际机场,全长36.72公里,共设站26座,是厦门岛至翔安的放射骨架线,并服务于厦门新机场。其中由中铁一局负责施工的2标五工区位于湖里区,施工线路总长度约2.5公里,含车站2座,盾构区间2段,明挖区间1段。
4月下旬,记者走进3号线2标五工区,探寻地铁施工背后的故事。
“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
做好管线迁改是保证地铁顺利施工的先决条件。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2标五工区所需要迁改的管线包含燃气、雨水、污水、自来水、电力、通信、军缆等多个种类,涉及近三十家产权单位。
“我们工区的管线迁改数量和难度居于3号线全线之首,迁改费用甚至超过了车站主体的建安造价。”4月23日,工区党支部书记李从锋在驻地介绍道。
按照合同约定,管线迁改由业主厦门轨道集团负责,各管线产权单位具体施工,与地铁主体施工单位并无关系。
但现实情况是,业主定下的总工期包含了前期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时间,前期如果耗时长,在总工期不延续的情况下,地铁主体工期势必会被压缩,主体施工单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抢工,这在厦门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上已经得到印证。
“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以业主为主导,督促、积极配合、协调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进场伊始,工区负责人穆秋胜就和其他班子成员迅速达成共识。
为保证施工进度,从2016年9月份进场一直到2017年10月,工区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业主和管线产权单位进行管线迁改。
那段时间,李从锋和办公室人员天天跑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工区生产副经理和工程部人员则守在现场协助管线迁改。工区出面给管线产权单位跑借地、占道等手续,在迁改现场帮忙测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主体施工的局面终于打开了。
工区算了一笔账:如果不配合管线迁改导致工期延误,后期再组织抢工所付出的代价,将远高于前期积极配合产生的费用。
工区主动配合进行管线迁改,不仅给业主减轻了压力,也为产权单位节省了不少费用。一个事例为证:2017年厦门金砖峰会期间,某管线产权单位的管线迁改完成后,需要对迁改破坏的道路进行修复,根据相关要求需采用沥青面层。按照市场价格,5厘米厚的道路沥青面层一平方米单价接近四百元,通过工区协调联系单价将最终降低了一半。
见缝插针进行施工
走进湖里法院站~停车场(出入场线)工地,只见大里程右侧基坑边的围挡与一旁民房的距离非常之小。“两者之间只有1.2米。”工区总工裴如鹏说。
基坑围挡与民房之间没有道路,只剩一个三角带,出土、吊运材料设备,都需要在夜晚进行。
对于这个围挡,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工作人员在湖里法院站~停车场(出入场线)工地检查时表示,这是他们在厦门所见过条件最苛刻的(地铁施工)围挡。
“只要具备(施工)条件,哪怕有一块就围一块,工区最小的围挡只围过七根桩。”穆秋胜说。
如此见缝插针地行施工,是不得已而为之。
针对地铁施工,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占一还一”原则,要求在有条件的路段、点段确保施工路段交通主干段行车道数不减少。工区负责施工的双十中学站和湖里法院站均处于道路主干线十字路口,为最大限度保证路面交通顺畅,必须经过多次导改。
以双十中学站为例,工区最早设计了6期导改。“好比将整个车站看作一整块豆腐,把这块豆腐分成6块,也就相当于把车站主体分为6次施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第1块的导改和主体施工,随后再进行第2块,然后依此类推下去。”李从锋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导改和车站主体施工的关系。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受管线迁改、房屋拆迁、BRT跨线桥、空中自行车道等条件限制,双十中学站如果仍按原计划进行施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进度。为此,工区多次与设计、业主及交管部门讨论研究改变原交通导改方案,以加快现场施工进度,促成生产局面。截至目前,湖里法院站导改期数已经增加至10期。
调整方案、不断优化,能挤出一块地方就迅速进行施工——这对于3号线2标5工区而言已经成为常态。
“小箱子”发挥大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李从锋告诉记者,工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所使用的一件物品堪称“神器”。
什么东西竟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这个工具箱是我们为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引进的,里面带液晶屏幕、卡片感应区和身份证阅读区的是高度集成主机,竖插在箱里的小盒子是无线答题器,剩下的是一个键鼠套装。”在工区安质部,工作人员现场打开了这个叫做“建筑施工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的物品。
据他介绍,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是集建档、考勤、教学、考试、无线答题、自动阅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安全培训工具。
“工具箱”的身份证识别仪连接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人员用身份证、考勤卡、指纹中的任一种进行登记,系统就可自动建立培训档案、记录考勤。管理人员登陆系统,放映多媒体培训课件,培训人员通过机器屏幕或者投影观看教育内容,还可使用手持式无线答题器答题,系统自动判分,轻松完成无纸化考试,实现了培训内容标准化、海量化,形式生动化、趣味化,实施便捷化、高效化,监管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
光说不练假把式。同行的厦门公司党委工作部人员“扮演”一名湖里法院站钻孔班组作业工人,通过和工区安质部人员配合,实操了整个培训流程。
只要用身份证轻触工具箱上的感应区,个人基本信息便自动录入;教学课件以生动的动画形式还原施工现场环境,寓教于乐;无纸化答题后系统自动阅卷打分,并对考试进行效果评估……
原来安全教育培训还可以这样开展!
据介绍,工区在2018年引进多媒体安全培训箱,通过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工人对传统培训方式兴趣不高、对培训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也解决了安全教育受时间、场地、师资制约的难题,让工区的安全培训更规范、更灵活、更专业、更有效。
“厦门公交集团来工区参观时,对这个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很感兴趣,也准备购买并推广使用。”李从锋说。
努力付出必有回报。
自进场以来,工区施工进度在安全质量总体受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截至5月18日开累完成3.9075亿元,占合同金额6.0785亿元的64.3%。根据施工计划,将在今年7月底移交铺轨,8月底交出主线,9月完成主体部分施工。
与此同时,工区2017、2018连续两年蝉联厦门市建设局“市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2018年获评厦门公司“先进单位”。
“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之前都没有地铁施工经验,在这个项目大家尽心尽力去做每件事情,能达到目前的程度我感到非常欣慰。”对于自己的团队以及项目的状况,穆秋胜这样评价。“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但只要一起想办法,结果一定不会差。”
(本报记者 黄斌 通讯员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