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航权
父亲是一名优秀而平凡的铁路工作者,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铁路建设事业。我打小就不喜欢他,他总是工作忙,很少着家,印象中他工作的地方贫瘠而偏远,只与母亲去过一次,母亲劝诫我要学会体谅父亲的劳苦。年少的我对父亲的怨恨却是与日俱增,我笃定他是一个自私的人,恨他把母亲和我们兄妹三人放在家里不管不顾,每次他回家,我都不大情愿同他说话。可是,我后来还是走进了父亲的单位,和他一样成为了一名中铁一局人。这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有“铁饭碗”的正式工作是多么令人羡慕,可是我内心对父亲的这个行当依旧充满抵触,久久不能释怀。我感慨命运无情的捉弄,自嘲着说这是自己的人生苦难,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沿着父亲的足迹,用一生的时间去渐渐读懂他。
18岁那年,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来到了青海省西宁曹家堡机场的建筑工地。天哪!这比父亲工作的地方更荒凉,满院子尘土飞扬,破旧不堪,夹杂着钢筋、水泥和轰轰作响的机器声,吵得人心烦意乱。虽然因父亲对这份工作有些了解,但真要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工作生活,心里还是有些失落。我沮丧地在那里彳亍了很久,还是师傅走过来打破了我的沉寂,将我带到一间灰扑扑的宿舍里安顿下来。第二天,师傅带我来到一个黄色的庞然大物旁,“这叫卡特皮勒自动铲运机,地道的美国货,以后它就是你的家当。”我端详了许久,心说:“这家什子光轮子都比我高,我这农村小伙子能驾驭的了它吗?”师傅鼓励我说:“放心,有我呢!”我战战兢兢地按照师傅的指导操作,它慢慢地动起来,我心跳加快,头冒冷汗,手死死地抓着方向盘,师傅耳边叮嘱着别紧张,突然车头向左摆,我慌张地向右打方向盘,误踩刹车,“呀!”只见师傅捂着头靠在车框上,我赶紧帮师傅敷住伤口,吓坏了。看到我苍白的脸,师傅说:“不要紧,沉着冷静地学,慢慢适应就好了。”我原本以为要挨骂,反而得到的是鼓励,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我练就了仅凭油料的颜色、气味就能迅速分辨出什么油料适合哪种机械,而我的车无事故、出勤率最高,被评为“红旗台车”。有一次,我发现同班的一台车突冒蓝烟,同事没发现,我加快速度追上他,让他赶快停下来,这一停给公司挽回了三十多万元的损失,为此,我也受到单位的奖励和表扬,从此更增加了努力工作的信心。
技术可以慢慢学,而游子对家的思念却是难以消磨的,在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母亲,想熟悉的伙伴。有着相同经历的师傅们看出了我的心思,总会有意无意找我聊天,偶尔还会有人向我打听父亲的消息,说曾经和父亲都是一张铺上的兄弟,有事尽管找他们,我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焦虑也慢慢淡化了。人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有多少个像师傅一样的人,他们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理解父亲。当我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时候,竟发觉已然不知不觉地爱上它,也接纳了这方荒凉而落后的环境。
十三年的青春岁月,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先后掌握了铲运机、挖掘机、推土机的操作技术,正当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觉得终于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却遇到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打击。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浪潮中,我所在的机筑处从高峰走向了低谷,我们这些时代的弄潮儿纷纷下岗回家。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历练成长,生活才渐渐趋于平静。
十年磨一剑,原来的机筑处已改制成为中铁一局三公司,成功扭亏解困,并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些摔打得浑身是伤的“机筑处老兵”。2015年9月,我被单位召回,重新安排工作。这一次,进入中年的我并没有比当初感到轻松,我发现自己潜心学习、反复研究并熟练掌握的机械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先进的设备。那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干净整洁的职工宿舍,办公楼顶上几个鲜明的大字“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熠熠生辉。员工们个个精神抖擞,工作有条不紊,就连施工现场,也有了临时休息的场所,还添置了空调,饮水机。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听着他们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我更加迷惘了,我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年人到底能干什么?怎么和他们这些天之骄子交流相处?他们会不会接纳我呢?他们会用怎样的眼光审视我?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脑海里。我每天小心翼翼地说话做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我年龄大文凭低而看不起我,相反却处处表现出尊重,手把手地教我,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机筑处的传统,我们中铁一局人的兄弟情怀。在年轻大学生们耐心的帮助下,我慢慢地熟悉了工作,重拾了自信。2017年底,我转岗培训顺利拿到了中国中铁试验资格证书,终于可以为企业的二次腾飞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我们这群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战严寒,斗酷暑,四海为家。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修通一条条大路桥梁,那黑黝黝的脸庞就是他们最美的模样。就像一首诗歌写的那样,“我来时这儿荒无人烟,我走时这儿将万家灯火!”这就是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一局职工工地生活的真实写照。
风风雨雨七十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同志们默默地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伟大的铁路事业,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素养,他们用勤劳和智慧践行“企业和谐,员工幸福”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传承着一局人“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创业精神,他们是铁路事业的继承者,建设者,开拓者,也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如今,将近50岁的我,终于能再次骄傲地说道:“我是三公司子弟兵,此生不悔一局人!”我坚信,我的一局、我的三公司一定会扛起中国梦的大旗,建设祖国,奋勇前行。这就是我和父亲两代人的梦想,这就是我的一局情怀!
(作者单位: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