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走基层·重点工程建设系列报道之二十六
“没有中铁一局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中铁一局精准帮扶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脱贫侧记
 “10月1日,我又开办的农家乐也开业了,还雇了4名服务员。”10月16日,肖青松告诉我们。
 肖青松是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在承包了木耳产业后,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在致富的道路上开始起步了。
 说起自己的变化,41岁的肖青松娓娓道来。2018年前的肖青松,是贫困户,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能挣到20000元左右,也仅仅能让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5口人果腹。每到农忙时,他赶紧帮忙收割完后就要马不停蹄地外出打工,不然的话生活就有“断顿”的危险。他说自己是“年光族”。
 柞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祥介绍,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商洛西部,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辖8镇1办81个村16个社区,总人口16.5万,有脱贫任务的村79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深度贫困村2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44户42878人。小岭镇金米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493户17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553人。柞水县资源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土地只有五六分,依靠种地无法脱贫,很多人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养活家人。
 2018年10月份,村干部打电话让他回家种植大棚木耳。肖青松算了算账:以前利用山上的椴木种植木耳,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投入;现在要搞什么“菌袋种植”,要投入多少成本?要是不能收回成本全家就得喝西北风,他认为风险太大就没有回去。到了年底,村干部又打电话,告诉他,中国中铁一局在村子里帮扶建设金米园区智能大棚,村里实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这种“两借两还”木耳产业发展政策,不需要什么成本,只是承包大棚种植菌包,长出的木耳政府收购,承包人付出的是劳动力。也就是说只要种好木耳就行。听到这样的好政策,再加上在外打工非常辛苦,可以说是“出的牛马力”也挣不了几个钱,肖青松就回到了金米村。
 2019年春天,肖青松依靠培训后的木耳菌袋种植技术先在露天地种植了4万袋菌袋木耳。在经过4、5、6月的春季生长后,他当季挣了30000多元,比打工一年挣得还多。这样,在家门口既把钱挣了,又能照顾患病的母亲,肖青松信心大增。
 在中铁一局援建的4座连拱智能木耳大棚共37架拱棚于201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时,他承包了其中的2架拱棚,种植了33600袋菌袋木耳,在经过了挂袋、生长、采摘、晾晒等过程后,秋收的结果,又挣了22000多元。
 和肖青松一样,金米村有130户贫困户积极参与连拱智能大棚木耳产业的种植,这4座智能大棚一季能种植65万至68万袋菌袋木耳,户均增收4600元。
 据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百川介绍,这种连拱智能木耳大棚:一是节省土地。这种棚栽木耳一亩地是地栽木耳三亩地的产量,对于土地少的我们村来讲很重要;二是智能化程度高。体现在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通过智能控制室就能控制,便于管理,脱离了传统木耳种植“靠天吃饭”;三是棚栽木耳不沾染泥土,品质得到提升;四是木耳的管理和采摘不受雨天等限制,更加方便,也省劳力省精力。
 自承包大棚木耳后,肖青松的收入增加了,住了多少年的毛坯房也装修了,家里新添了冰箱、摩托车、三轮车,还报名参加驾校培训,为以后购买小汽车做好技术储备。
 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了金米村扶贫工作,称赞中铁一局援建的智能大棚木耳“央企建棚”“小木耳,大产业”。肖青松很受鼓舞。
 几乎一夜之间,金米村就这样成了“网红”,很多游客就是奔着参观智能木耳大棚来金米村的,村里和木耳产业出现了超高人气,也使肖青松看到了商机。他说,“今天挣10块,还想明天挣20(块),要保持这种心态(才能致富)。”因此,他租了一座二层楼办起了农家乐,在做好木耳种植的同时,扩大致富渠道。
 就在记者采访时,有人数不等的四五拨人马在参观、听讲解、购木耳。肖青松的农家乐生意也特别得好。
 有关县领导表示,柞水县及金米村如期脱贫摘帽,离不开中铁一局的鼎力支持。
 江百川告诉记者:“作为金米村支部书记,我很感谢中铁一局。没有中铁一局援建,这4座智能种植大棚和展厅肯定是不存在的,那么,总书记也不可能到我们村上来,也就没有金米村今天这个局面,这么火。”他说,现在,金米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中铁一局援建了我们智能木耳大棚。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