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清明祭祖对于儿时的自己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庄严,除了烧纸磕头以及父亲的训导,对于那时的懵懂少年,更多的则是欢乐。似乎这时节的纷纷细雨不再忧伤,和同辈的哥哥姐姐一起在田地奔跑,比赛谁跑得野、跑得快,踏过远看连天近却无的碎嫩草色,抛却身后的云与风,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只有欢笑。一起辨认那些“纸币”的金额,轮流对着祖坟磕头、撒土,对祖先的祭拜,在儿时竟变成了一场游戏。
只是当烂漫的少年步步走向青年,清明祭祖竟然成了我心中缠绵不断的乡愁,故乡变成了远方,就像歌里写的:“望不到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故乡的清明祭祖有一套系统的流程。以前,每一年的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纸扎、黄纸、冥币以及祭汤。祭祖的前一天,我们要在河边朝着祖坟的方向烧纸、磕头、洒汤,这叫请神。祭祖当天要先在供奉灵位的神龛前磕头,出门时要在大门上扎黄纸,然后结队慢行到祖坟。平时寂寥的小路在清明节变得人来人往,路上行人有说有笑,原来断魂的只有杜牧。
烧纸、上香、磕头、撒土,一系列的仪式结束之后,人们会坐在坟前与逝去的先人“聊天”,大家诉说着近来的悲欢离合,讲述着各自的爱恨纠葛,仿佛那些没入黄土的亲人从未离去。
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祭祀是一种饱含诗情的活动,是对离去的先人无尽的思念。后来,我渐渐体悟到清明祭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现。
去年夏天在老家办事,拜访了许多本族的家人。父亲依旧会纠正我对本族同龄的人的称呼,这个应该称哥,另一个却应该叫叔,我知道,这是辈分不同。这幕场景让我想起了记忆中第一次清明祭祖,五服之内的族人会一起上坟祭祖,那时父亲也会如此教导我,但我那时愚拙,理解不了。
后来读书渐繁,慢慢明白了,祭祀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对家族认同的重要方式,共同的祖先维系的不仅是血缘,还有情谊,以及背后丰富的文化。所以,在农村,每有红白喜事或者重大节日,离家再远的人也会归来,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文化吧,充满了温情和善意。
再后来读书,读到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把它写在了笔记本上。无论我漂泊多远,我都知道家里有一份牵挂和祝福,他们可予我安心和幸福。这幸福,同样源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在于那些为国家兴亡、民族自强献出生命的无数英烈,他们“有一颗火热仁爱的心,关心大众疾苦”,他们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更加博大的爱,他们泽被后人的恩德,犹如养育我们的亲人。
清明时节,不忘祭奠英烈;铭记历史、不忘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沿着革命先辈足迹继续前行。唯有以史为镜、以英烈为灯,国才能强大,家才能安康。(作者单位:物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