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难忘初心
张兆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恰逢《铁路建设报》创刊70周年。有朋友建议我,把徒步走西延背后的故事写一下。我想来想去想不出精彩的故事,索性就啰嗦一下那时的吃、住、行吧。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儿了。听说西延线铺轨就要到延安,我的心情特别激动。这是延安人民的大喜事,也是一局职工的一件大事。于是,我做了些功课,了解了西延线的基本情况。
  得知西延线是我局唯一一条自己修建、自己养护、自己运营的具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铁路时,我便设想把一局职工这些年来的“坚守”和奉献精神反映一下,写个系列报道。
  西(安)延(安)铁路全长330多公里,是国家和陕西省共同投资兴建的一条通往老区的幸福路。1973年1月,一局集结了三万四千名筑路大军,用一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一百零五公里铁路,并交付局新运处临管运营,此为西延线首段;此后,西延工程几上几下,坡底至道镇段铺轨后未达到运营条件,只留下少数人养护,此为第二段;第三段便是刚刚复工的、铺轨架桥正干得如火如荼的道(镇)延(安)段。
  本来没打算“徒步”采访,当时的西延线,新丰镇到坡底有火车,但一天只有一趟慢车且不正点,搭也只能搭三分之一的路程。乘汽车也不方便,西延线很多路段都远离公路,哪段该坐车、哪段该走路,都很难说。所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徒步”成了不二选择。
  1991年11月14日中午,时任《铁路建设报》社总编辑钱之强送我到新丰镇站场北上西延线的岔路口,开启了徒步采访西延线的征程。
  蓦然回首,满眼期待情更浓。兴奋而忐忑,是当时无法形容的心情。但我从未打退堂鼓,尽管一路上困难重重。我坚信,心比山高,脚比路长。坡底至道镇段157公里,有铁路、无火车。溯洛河北上,跨172座桥,穿87孔隧道。桥隧相连,宛若迷宫;十里难见一个人,百里不见一座村。但一个月后,我徒步到达了延安。那时的心情,正如贺敬之的诗句:“千声万声欢呼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那天是12月22日,冬至,我的生日。食堂里师傅们都在忙着包饺子,窗外飘着晶莹的雪花。时任局党委副书记李时宾和钱总编辑在局延安指挥部迎接了我,他们是参加12月26日铺轨到延安庆典的。记得李书记说:“我还担心你被狼吃了呢。”我们热烈地握着手。
  开始的时候,行囊比较重。路基上行走不习惯,脚上磨起了泡。后来在条件比较好的钟家村、孙镇等地休整了几天,就好多了。最难的是邮寄稿件,有火车的地方可以贴好邮票找人捎出去;没火车的地方就麻烦了,要多走几里路到镇子上去寄。采访路外人如黄陵县副县长的时候,来回多走了几十里山路。不过,我还抽空去看望了轩辕始祖,估计他老人家那时候去哪儿也都是靠步行。
  吃、住方面困难不大,沿线职工都很热情。蔡河工区的一位巡道工说:“我们都快变成野人了,怎么会在这里遇到局里的人?”好在上级打过招呼,我得到了信任和款待。但有时候找到了工棚,却空无一人。不是到前方养护,就是翻山越岭去赶集,买粮、买菜和其它日用品。好在他们“日不闭户”,我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儿。躲进工棚里暖和暖和,喝点水。一边写稿子,一边等他们回来。
  晚上,我们挤在一起,聊聊那些“献完青春献子孙”的事儿,一直聊到肚子叽里咕噜直叫。于是,下碗挂面,放上点葱花。少有的一根大葱,要省着点吃。当然,也有奢侈的时候,在延安下过馆子。三块钱的青椒炒肉片,一块八毛钱的韭菜炒鸡蛋,八毛钱一份洋芋叉叉。那叫一个美,现在肯定不是这个价啦。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在《铁路建设报》“西延纪行”栏目里,我发表了17篇关于西延线职工生活、工作的报道,共一万三千多字。获得了铁道部铁路好新闻连续报道一等奖,被收集到铁道部政治部编辑的《一九九一年度铁路报纸好新闻选编》。这是《铁路建设报》的骄傲,也是我一生的荣光。此后,我获得了局年度“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中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我衷心地感谢西延线职工的关怀和信任,感谢《铁路建设报》的教育和培养,感谢报社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不管走多远,总会记得来时的路……
  (作者系原《铁路建设报》记者)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