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在拿起手机就可以尽知天下事的今天,提起报纸,也许你会感觉它已经过时,但是,你可曾想过小小的报纸里藏着我们多少过去、多少回忆、多少故事……
第一次与《铁路建设报》相遇,是在我8岁那年,懵懵懂懂的年纪。那一年,外公家院子里的花开得正艳,阵阵清风吹来屡屡花香,外公总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沏上一壶茶,坐在花间,架起那副老花镜,细细地去看一份报纸。每当我围着外公嬉耍胡闹时,外公总会笑着将我抱坐在腿上,给我讲那个年代的铁路建设故事。
1967年9月,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在北京签订协议,中国要在非洲大陆上第一次建造钢铁大道——坦赞铁路。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全线22座隧道,坦桑尼亚境内有53座车站,赞比亚境内有43座车站,沿途多深山峡谷,沼泽交错。1970年10月坦赞铁路正式开工,我局数千名技术骨干在坦赞铁路的主要任务是铺轨架桥上碴起道,外公作为当时唯一的通信工,主要负责铺轨前方和后方的通信联络维修。1973年8月,非洲的天气热得让人窒息,铺轨任务迫在眉睫,计划月底铺轨到坦桑尼亚边境通杜马车站,并在通杜马召开迎送大会,当时距通杜马车站还有200多公里,这一段路不仅桥梁多、隧道多、曲线多而且坡度大。怎么办?夙兴夜寐,手足胼胝以提前完成施工节点,日铺轨道8公里,有时9公里,即便这样,施工任务依然紧张。外国人报道说:“8月底铺到通杜马车站不可能,中国人在吹牛。”他们要看中国人的笑话。古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敌人手枪;陶渊明清贫如洗,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今的新中国怎能示弱?为了中国人铮铮铁骨的傲气,外援职工们又一次掀起了生产高潮,日铺轨道达到了12.25公里,最终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施工任务,外国人的报道中不得不称赞中国人是说话算数的,中国驻坦赞比亚大使馆和祖国都发来了贺电。
1970年8月27日那天,边境小镇通杜马彩旗迎风飘扬,两国人民着盛装参加迎送会,当最后一节轨排铺到赞比亚边境时,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仪式结束后,两国总统及中国代表纷纷和工程技术人员握手表示慰问,接着铺轨机又继续向赞比亚铺去——说到这儿,外公落泪了。
当浐灞建起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大的办公楼时,外公强烈要求我拍下他和单位名称这一排字的合影,他说:“这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企业。”从前我不理解外公的书桌上为什么总摆放着新一期的《铁路建设报》,纳闷这样的报纸有什么好看?直到长大后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铁路建设者才明白,外公以他的职业为荣,享受和战友们辗转南北,日夜鏖战戈壁荒滩的日子,这小小的《铁路建设报》就好像外公的老朋友,给他讲述那些遍布在全国各地的铁路建设兄弟们都在干些什么,创了哪些佳绩……和他们一起分享着无尽的喜怒哀乐,年近80依然心系铁路事业。
从事铁路建设工作四年有余的我,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样子,面对陌生的环境,有一种惴惴不安之感,直到后来,我也开始尝试着去写文章,报道一线的施工进展,报道着收获的喜悦,报道着公司基层的人和事。那年6月南京宁和城际项目进入最后抢工高潮,东起雨花台区高铁南京南站,终点高家冲站,全线长36.26km,工程在大胜关大桥段与沪汉蓉铁路(250km/h)和京沪高铁(350km/h)同桥并行,地铁上、下行线路分别位于沪汉蓉铁路和京沪高铁外侧,与两线的线间距分别约为8.2m和8.7m,这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晚上11点,工程部技术骨干季林山,带领着“铁军”队伍在大胜关桥下排队等待上桥施工,等待间隙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触碰安全红线,大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依次排队上桥后,他分配好施工任务又去帮忙解决技术难题,这是他上的第8个连续夜班了,同事们都说:“季工真是铁打的,连轴夜班也不喊累。”他却笑着应和:“谁叫我喜欢工地上的狂野激情,牢骚归牢骚,凌晨回宿舍睡一觉起床还得玩命干工作。”黑漆漆的大桥上,伸手不见五指,桥下便是那汹涌奔泻的江水,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所有的困难都在考验着这支能打硬仗的“铁军”队伍。脸上的汗水不断滑落下来,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们似乎早已忘记了一切,澎湃的热血融入这初夏的夜,与脉搏一起律动洋溢在整座大胜关桥上,闪硕在每盏头灯下。
每当我背着相机,走入施工现场,将镜头对准那一张张黝黑质朴的脸庞时,正在忙碌的师傅们都会绽放出最纯真的笑容说:“我们的小记者来啦。”记者!我想我并不能算作是一名记者,我只是记录者,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这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然后把这些讲给我的老师、老朋友,讲给《铁路建设报》听。从我第一次按下相机快门,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知道我终于和《铁路建设报》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份报纸,它像一个窗口,让我看到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看到了铁路建设者的汗水与泪水;它像一个平台,展示着我们铁路建设者的激情豪迈和中铁一局的靓丽风采。
有人说,在“资讯快餐”的时代,报纸早已过时,但当我捧起《铁路建设报》的时候,总会感受到它的温度与厚度,这是任何一种新兴媒体所不能带给我的独特体会。所以,我和《铁路建设报》的故事,还将继续……
(作者单位:电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