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7日
40人坚守只为早日恢复运营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郑州地铁项目汛后抢修速写
文章字数:1061
  “截至凌晨3点,金洼站至金达路区间近3000米专用漏缆已全部卡箍完毕,人员机具已全部清场。”这是8月19日,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郑州地铁6号线通信项目“突击抢险队”队长孙宇汇报送的夜间施工“成绩单”。这份“成绩单”背后,是40名电务铁军争分夺秒,在郑州地铁汛后抢修的一个工作画面。
  时间回到8月15日22点,电务公司在建的郑州地铁6号线通信专业负责人卢冀接到业主电话,请求更换在“7·20”洪灾中受损的地铁2号线2期全线区间漏缆。接到任务,卢冀立刻找到总工房超平和工程部长孙宇,制定了施工方案、协调人员车辆,做好第二天即刻开始施工的准备。
  16日7点,在2号线金洼站B口,工人们一边将线缆敷设架从吊车上运送下来固定安装,一边将运到的线缆吊装卸货。只见吊车长臂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重达1000公斤的线缆盘子缓缓摆到指定位置。
  “下,下,好嘞!”随着指挥人员的指令,8个人同时出动,双手一接,拆掉吊绳,合力把缆盘推到敷设架旁进行安装。就这样一盘、两盘……不一会儿,第一批6盘线缆已经准备就位。技术员小李拿着本子,踮起脚在每盘缆上对照着规格型号认真记录着。
  一切准备就绪,伴随着简短的班前讲话,大家有条不紊地按照30米一个人的安排,扛起粗重的漏缆往站下走去。穿过楼梯和站台,区间里面潮湿的空气、微弱的灯光,夹杂着“走”“停”“放”的口令,如胳膊般粗的漏缆在一个个作业人员的肩上蜿蜒向前,30米、60米、90米,只见区间的人越来越多,站外的人越来越少,作业队长刘辉不时到车站检查敷设通道顺不顺畅,生怕磕碰到公共区域的设备。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鏖战,第一盘缆顺利敷设完毕。接下来,第二盘、第三盘……21时30分,金洼站至金达路站区间6盘专用漏缆已全部敷设完毕。与此同时,现场7盘5718米长的漏缆也全部吊装到位,为次日施工做好了准备。
  路灯下,大家的肩膀被线缆压得通红,身上的工作服早已湿透,但没有一人抱怨。
  据介绍,共有35名通信作业人员负责本次抢修施工,每天早上7点开始,大家进行材料吊装、卸货、敷设作业,已经连续抢修了4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动车调试前完成受损的24盘专用漏缆的敷设及卡箍施工任务。18日晚,全线受损的漏缆已全部下站完毕,进入卡箍阶段,比原计划提前了2天。
  “按照业主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快地做好这6个站及区间的漏缆敷设和卡箍施工,虽然19号开始列车白天空载试运行,施工时间被大大压缩,但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一任务。”电务公司一分公司书记牛永强在现场慰问时说。
  截至9月5日,抢险突击队已完成所有24公里的漏缆更换及卡箍任务,全力以赴确保郑州地铁线网如期恢复运营。
  (通讯员张敏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