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4日
骞翮思远翥
——李兴中《心绕家山》序言 段国超
文章字数:2896
   算起来,我和兴中相识已经十年多了。
  2004年8月下旬的一个午后,兴中当时还是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突然来到我家。我们本不认识,他说他出于慕名特来向我求索一本叫《文艺论稿》的著作。当时,他那青涩、诚恳而虚心的样子,很快感染了我,我迅即从我的书柜内取出了他所需要的那本书,而且还坐下来一同愉快地谈了近三个小时。
  那次他离开后不久,就挂号寄来了《韩马村之访》的访问记。这是我第一次通过文字了解这位年轻人。兴中看我写的书,称我为老师,时时向我请教,一有文章写成就很快寄给我,我也很乐意他做我的“私淑弟子”。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在这十年里,兴中念完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应该说他在这社会已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基。难得他还一如既往的好学善思,且笔耕不辍。我一直以来总有一个想法,他的这股劲头不知比他的不少同龄人要高出多少倍!这是个非常有出息非常可爱的年轻人。
  十几年了,兴中的这部《心绕家山》的书稿清样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有丝毫的惊讶,倒觉得它姗姗来迟,来得还不够及时。
  我的感觉,这本集子的整体结构非常顺畅。“依依故园情”“青青子衿歌”“悠悠高铁路”这三个章节不仅涵盖了兴中成长、求学和工作的人生经历,而且也展现了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孟子谈到人生的三件乐事:“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其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其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其三。兴中说这“一乐说的是亲情,二乐说的是做人,三乐才是自己的事业和雄心,而做人和做事的第一个依托就是家庭”(《燕子飞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依依故园情”中收录的文章是“青青子衿歌”和“悠悠高铁路”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里做出的铺垫,就不可能有后面两章的情感升华。“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兴中笔下的故园是其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秦东大地,这里曾经有过的那些人和事都无一例外地成了他笔底波澜。如《下邽漫笔》《仰望白乐天》《遥远的记忆》中写到的“诗魔”白居易、“无第宰相”寇准、革命斗士屈武等,这些时代巨擘如历史明灯,光彩照人。又如《我和这座城市同步》《焚书台》《老屋》等,将故乡变迁娓娓道来,恍若隔世。三如《捉蝉》《写给樗树》《太阳花》《记忆中的童谣》等,重拾往昔的乡村记忆,尽显童趣。四如《外祖母的记忆》《永远的怀念》《老年记病》《渭阳旧事》《读报》等,抒发浓浓亲情,真实感人。
  在“青青子衿歌”中,兴中宕开一笔,一是既抒恩师情,如《韩马村之访》《难忘恩师》《一位诗人的父亲去世了》《写给杨教授的一封信》等;二是又写同窗意,如《魂兮归来》《学友之风,有若飞鸿》《石头汤》等。既有校园情怀,如《棕榈树》《悬铃路之思》《我的第一堂课》等;又有书生意气,如《慧眼识英雄》《“朱门”与“竹门”》《如果失去呼吸的是我》《让座的烦恼》等,次第分明,生动感人。
  最后一个章节“悠悠高铁路”,写的全是兴中在事业之途的所感所思,既饱含筑路情怀,又最接当下地气。据我所知,他在现在供职的中铁一局已工作了九年,这期间有近五年的时间奔波在高铁建设工地,以致朝也琢磨,夕也琢磨。其作品如《我们的心愿》《悠悠郑西路》《我在郑西的日子》《寄语郑西》《上海外滩抒怀》《难忘的沪杭高铁汇报演出》《沪杭筑路成追忆,激情时时入梦澜》《沪杭高铁未了情》等,虽然写的是硬邦邦的高铁筑路生活,但他凭借着深厚的文字功底,“能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竟写得那么耐人寻味。
  这本集子的感情基调沉郁。兴中办事沉稳历练,不管是当秘书、做记者,还是从事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写文章亦老成持重,这十年越来越如此。兴中善于在历史大背景下叙写家国情怀,所以他不管是写骨肉亲情,写师生之情,写同窗之情都是厚重的,这都得益于兴中自身所具备的浓郁的传统文化积淀。在这里,我想着重指出兴中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他在《写给杨教授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有的同学经常说,他见到某某老师打招呼,对方觉得很诧异,问他,我们认识么?他说老师根本没有记住他,他内心感到失落。然而我要说,凭心而论,你惦记着你的老师又有几分呢?老师诲人不倦,更不求学生的回报,可我们做学生的,自己没有做好,怎么能说是老师的不是呢!”我很赞成兴中的观点,也很之感动。像他这样的年纪,有这样思想的人是不多的。我们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忘年之交。而且更近一层说,“文革”后期我在渭南市固市中学教过书,兴中的外祖父在该校是我的校领导,他父亲在该校上学是我班里的学生,我还是他外祖父的同事,他父亲的老师和班主任呢!兴中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显山露水,正所谓文如其人。因此,这本集子的感情基调是沉郁的,是内敛的,是不事张扬的。
  这本集子的语言风格流畅。兴中惯用的这种夹叙夹议的漫笔式的写法,心平气和的谈话式的文风是有其特色的。他毫不隐晦地告诉我,因为写作风格一直以来质朴浅切,在大学期间就被同学们冠以“山药蛋”派的“荆棘冠冕”。在古典文学的诸多作家中,他受白居易的影响最大,作品语言风格自然清新质朴,往往引人入胜。对于寻常的樗树,他写道:“就这样入了夏,以往性情温顺的羊儿都不愿再多瞧他一眼。入了冬,连小脚的老婆婆也从未想过折一些干枯的枝条,理一理送入炉灶。可怜呀,这才叫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呢!”继而又说:樗树因为枝干盘结,不能作为材料,所以不会被砍伐,这“无用之用”岂不是他的“大用”吗?对于雁塔题名的白居易,他说:“与其说大雁塔是现实中的塔,不如说是我们心中的塔。一想到它,就想到从我们下邽走出去的这位大诗人,想到他胸中的块垒,满腹的文章以及曲折人生经历中的无限春光!”他说故乡的渭阳楼“是外祖父倾注过心血的地方,这是父辈们憧憬过梦想过的地方,所以万万不能轻易地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对于祖母患病,他坦言“祖母虽不是完人,可在我心里她就是这与人为善,受人敬重的人!”他思索祖父对练字和唱戏的执着,是在弥补他“年轻时所学甚少”,还是在排解他晚年与祖母寂寞的村居生活?对祖父“他老人家却悄然离我们而去了。自此幽冥之间,叫我们怎能心无负累地了无遗憾地面对没有他的日子啊!”以致一位诗人的父亲去世了,他说“父亲在时,不管你有多老始终是个孩子;父亲走了,把你童年的梦带走了,但你的记忆仿佛还依恋着儿时!”对惯于漂泊的筑路生活,他说“这个漫长的过程却纠葛着多少沉甸甸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凝结着多少无奈与心酸,又有谁知道呢!”以上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语言近似白描,却极富感染力,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当然,我说这么多,并不是说兴中的作品尽善尽美,相反,我以为他的作品在选材的广泛性和表现的力度上还须再进一步努力,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怀着一颗博大的胸怀,以期达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十年集腋成裘贵,精神直可见文心。”兴中的这本《心绕家山》即将面世,他要我在前面写几句话,我是乐意的。一则我喜欢他的作品,二则他从事着伟大的事业,走着的是一条健康的坚实的扎根生活的路,三则也希望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兴之所至,信笔写了上面这些话,不足为训,但却是心里的实话,权且为序。
  作者简介:著名鲁迅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