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在我的老家,有一座山,承载了祖祖辈辈人的心愿,也记载了我儿时出游的所以记忆。她叫雪山,因着一年里九月到来年的四月间落满雪而得名。雪山的山顶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刹——雪山寺,雪山寺脚下的这座山是家乡方圆百里,唯一一座四季常青的山。
利用假期,我跟老公带着孩子回了趟老家。某天清晨,看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雪山,一时兴起,喊上正在做家务的老妈,带上两个年幼的孩子,组成的爬山小分队,吃过早饭就出发了。人都说陪伴孩子成长好比牵着蜗牛散步,牵着蜗牛去散步需要足够的耐心,而背着蜗牛去爬山,不仅需要耐心还要有足够的体力。
去的路上,跟老妈讲起我们小时候爬山的事儿,满满的回忆,说着说着都笑了起来,孩子们不明所以地看着我跟老妈在那用家乡话聒噪,也跟着乐起来。儿时的我们出门游玩的机会极少,唯一的机会就是每年四月初八的雪山寺庙会。每到庙会,在村里的小学也会放假。天一亮,我们就跟过年一样,穿上新衣服新鞋,跟上大人们,出门去赶庙会。我初尝冰棍、汽水这些玩意,就是在庙会上。现在回想起来,舌头上还冒泡呢。
说话间已到了山脚下,老妈说她就在这个山脚下住着,却有近三十年没有爬上山了。最后一次爬山,还是刚怀上小弟的时候,想着上山求菩萨给她个儿子,那时候的老妈就盼着再能生个儿子。小弟是生了,可母亲还欠菩萨一个愿没还,一听我们要去爬山,都没犹豫,跟上我们就出发了。
一路上,我在想,妈妈今年都56了,我的记忆还一直停在妈妈年轻力壮,带着我们姊妹几个下地干活的情形,而一晃都过去二十多年了,老妈一手抚养我们姊妹长大,受过的苦我都看在眼里。一路上,母亲想要帮我背孩子时,我都拒绝了,总觉得妈妈这一生过得太辛苦了,不想她再为我负担什么。
想想这也是我第一次带两个孩子爬山,带着我儿时的记忆和对子女们的期盼就出发了。两岁的儿子,刚到山底下很兴奋,挥舞着小胳膊小腿就要开始爬山。第一阶段的确很努力,只要大人扶着,他就往上爬。刚到第一个休息区,他就一边喊着累一边倒路边上,再也不愿动了。然后就是我跟老公轮流背他,直到快到山顶他居然在我的背上睡着,然后到山顶上姥姥的怀里,晒着暖暖的阳光,美美地睡了一大觉,这次爬山对他来说所有的意义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大两岁的女儿一直像个小大人,一路上就只嚷嚷着为什么光背弟弟不背她,但她还是很坚强,自己一路向上。爬到最陡的那段路时,我陪在她旁边,一边爬一边跟她分享爬山经验,“不抬头也不回头,只看好脚底下的台阶”“坚持就是胜利,再坚持一下就到山顶了”,女儿在我的鼓励下,用自己的脚一路爬到了山顶,兴奋地在山上跳来跳去,这边瞅瞅,那边看看,新奇不已。
从山上下来已过了午后,我是累得再也不想动了。孩子们睡醒了,说下次还想去爬山,可我一点也不想带他们爬山了,背着蜗牛去爬山,简直就是噩梦,反正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可嘴里还是答应他们:“好,下次还带你们爬山。”
(作者单位:新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