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感叫教诲之恩,没齿难忘,这就是“师生情”。清代名人罗振玉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敬重我的老师,我爱我师,难忘恩师。
新年伊始,我回陕西富平看望我的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云保书先生。好久不见,渐进耄耋之年的云老师站在县党校家属院门口等候我。他戴着眼镜,虽瘦犹刚,依然书生意气而且气场满满,高兴地说:“我的好学生,好想你呀!”进到他家,宋幸福、云保珊、弥美静等几位同学也来了,我们围着云老师,象过去在课堂上一样争先发言。我说:“云老师,您还记得吧,1970年,我从富平县城转学到淡村蟠龙学校上初中,您在语文课堂上让我发言回答问题最多,什么划分段落,总结主题思想,还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老师特别器重我,让我当班长,负责出黑板报,第一批加入共青团。”云老师笑着说:“告诉你个小秘密吧。我们都是从城市被下放到淡村的,你从富平县城来,我从西安城里来,有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切感。再说啦,你的确学习好,品德好,又能写会画,老师咋能不重用你?”我不好意思地说:“云老师,有一件事我一直心怀愧疚。那年去你家帮忙打胡基(盖房子用的土坯)。干完活在老师家看到许多文史类的书,很是眼馋。您大方地给我选了一套《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本,叮咛我‘这书我从不借人,今天借给你,看完再还我。’我诚惶诚恐,回家如饥似渴地苦读。这一套书对我可谓是入门的导师,让我从此真正地热爱上文学,并与文学相伴一生。我也正是得益于在文学、文字方面的长处,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节节攀升顺利发展。遗憾的是,这一套书我不知道怎么给弄丢了,老师却从来没有怪罪我。今天,我给老师送上我写的三本书,算是学生上交的‘作文选’,还请老师批阅。”云老师特别高兴,说:“太好了!三本书换三本书,大有意义!我要好好读一读。”
云老师在里屋找出当年我们班的毕业照,如数家珍,逐一点名。说,“满堂,我当时专门把你拉到我身边坐,你是班长,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还有幸福,是副班长,也是坐在老师身边。美静个子高,就蹲坐在我前面。保珊是我弟,随便啦。”他在一张纸条上,用铅笔仔细地写着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姓名,还能说出许多同学的趣事佳话。云老师家里很简陋,墙上的一幅 “桃李德馨”的书法作品愈发醒目。我们这些早年的“桃李”围坐在这位“德馨”的老师身边一起合影,留住这美好瞬间。
重阳节前,我和姚秋绒、宋月艳、董晓莉等同学又去看望云老师。我们几个人,多是当教师的和搞教育的,云老师高兴地如同到了师训班讲课。他拿出软面抄日记本,兴致勃勃地说:“我还是坚持每天写日记,动动手眼动动脑,不得老年痴呆症。”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读了一段9月10号的日记:“今天是教师节,我的老学生柯满堂从北京发来短信:‘又是一年教师节,祝云老师节日快乐!’又收到孙女的微信祝福。我认定当教师好,认定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的‘母业’。只要你全心全意为教好你的学生而努力,无论你是大学老师中学老师还是启蒙的小学老师和幼儿教师,你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的一员,你当之无愧地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你的学生会怀念你,你就是他的‘贵人’。”
我发自内心地说:“云老师,您就是我人生的贵人!”他笑呵呵地说:“后生可畏啊!看过你写得书,真不错。原来你还当过教育处长。老师教了一辈子书,从乡村学校的工分教师,到党校的高级讲师,我很是满足了,特别是看到学生们一个个的出息了,还挂念着老师,感到幸福满满。”他还给我写了几句话勉励我。读《河流细浪》赞满堂:“良善为人知感恩,谨慎处世平和心。善于学习长思考,动脑工作好勤奋。”少时掂笔又写到:“见多识多才智多,视阔心阔精神阔。谦谦君子硬气在,河流细浪会唱歌。”
不经意间,我发现老师家里挂的那幅字换了样,便好奇地问:原来那一幅字怎么不见了?云老师笑呵呵地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朋友请我出去吃饭,在酒店大堂我一眼就盯上了挂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云影山晖’。这行书写得遒劲且不乏灵动,关键是内容,就好像专门写给我老云的。有人问我,云老喜欢这字?我说,很是喜欢。没想到此人竟是作者陈建民。他说,改日我再写一幅,装裱好给您送家里。就这,‘云影山晖’取代了‘桃李德馨’。”我们几个也纷纷赞叹,的确,字好,意境更好。云老师略有所思地说,“这看似赞赏自然景观的文字,何妨从社会的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首个‘云’字,就是我老云和我老云同样的老教师们。这个‘山’字,则是学有所成的我们的学生们,他们身披的‘晖’,或发出的‘辉’,何尝不曾在老师们的‘影’下?如此‘云影山晖’也就与‘桃李德馨’有同工之妙了。”
天地之间,“云影山晖”,是一种多么恢弘而唯美的意境。此时此刻,这也是我们师生关系的一种真实而美妙的诠释。云老师和同他一样的教师们,如片片祥云,云卷云舒,云腾致雨,云兴霞蔚,在这云的“影”响映照之下,学子们犹如一座座成长着的山,身披朝晖,不断地聚集着散发着能量,辉映华夏 。“云影”以“山晖”为自豪,“山晖”以“云影”为骄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离退休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