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30日
打好大商务组合拳助力企业节支创效
厦门公司六大举措扎实推进大商务落地见效
文章字数:1879
  今年以来,厦门公司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决贯彻“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全面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纵深推进大商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基增效”主题活动和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落实落地。厦门公司聚焦标前策划、集群管理、智慧建造、精准治亏、人力资本、党建引领六大方面,着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深化标前联动推动源头开效
  近年来,轨道交通工程一直是厦门公司重点主营业务之一,为更多地承接厦门地区工程,厦门公司一直将厦门轨道集团作为重点客户进行重点维护。在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项目的标前策划阶段,厦门公司便主动配合厦门轨道集团前期调查,组织了经营开发部、商务管理部、工程管理部人员奔赴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同业主及相关方加强沟通,为线路的初步设计出谋划策,做到共同研判决策、商定报价策略、确定施组方案,与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在此基础上,拟任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组成标前联动小组的“铁三角”全程参与标前策划,共同梳理确认盈利点、亏损点、风险点、机会点,切实做到测算成本“算”和“估”的有机结合,确定最可能成本、最悲观成本,从而做出最优投标报价决策,以成本情况作为报价的基础数据,把成本责任由市场端向履约端层层压实。过程中,厦门公司充分利用城市轨道品牌效应,重点跟踪优质标段,突出施工优势,通过深度现场调查,综合考虑各标段的前期工作推进难度、施工合同额及工程效益等情况,对同期招标的各标段中标意向进行比选排序和重点跟踪,并成功中标,实现了在厦门市轨道交通市场的滚动发展。
  强化集群管理提速机制落效
  目前,厦门公司已经形成福建平潭、福建南平、厦门滨海东大道市政项目群及河南房建项目群的集群管理模式,有效地激发管理人员潜能,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和盈利水平,改善了企业资产质量。集群化管理在强化厦门公司在区域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的同时,也通过对区域内人才、资金、物资、设备、信息等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达到资源集约,管理高效的作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企业快速发展和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同时通过集群化管理,严把合同履约,以优质工程推动了“二次营销”,形成“良好履约-市场拓展-良好履约”的滚动经营可持续发展模式。落地智慧建造实现创新增效
  “搭积木”式的装配式施工模式在厦门公司承建的厦门地铁和平潭综合管廊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其中,运用“智慧综合管廊绿色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降低了能耗和运维成本,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建、管、控、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该项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采用整体预制拼装技术,能耗节省率高达65%,成本节约17%,工期节约67%;采用智慧化运维巡检每日能耗节省率高达7.3%,成本节约20%,经济效益显著。不仅如此,厦门公司还以信息化助推项目管理精细化和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推广物联网、BIM等信息化技术,相继完成了三维场布、场地定位、技术交底、数据统计、管线避让等扩展应用,直观展示项目概况、工程进展、技术交底、质量信息,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效率。
  聚力精准治亏保障诚信护效
  在治理重难点亏损的过程中,首先积极与业主做好沟通,力争将小额亏损扭转为“零亏损”。其次从量差、价差的合理调整着手,积极实现项目的减亏、扭亏,通过合理安排工序、严选分包队伍等手段杜绝人材浪费等管理事故。再是努力从预算方面增加收入,对已发生的变更签证等尽早批复形成计价,以缓解项目资金压力对管理原因造成的亏损。紧抓人力资本激发管理创效
  厦门公司牢固树立“现金跟不上,考核归零”思维,在年度绩效考核经济运行指标中设定上缴利润现金、资金集中度、现金流自平衡、预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等内容,明确出现安全质量事故、项目亏损及上缴利润现金完成率在50%及以下的为否决指标,年度绩效薪酬不予兑现。截至目前,厦门公司商务人员数量已提高到企业员工数量的9.5%,其中项目商务人员占比达到企业商务人员总数的90.8%。
  突出党建引领助力品牌提效
  厦门地铁项目以“近邻共建聚合力,提质增效创精品”为主题,打造九方邻里共建服务品牌,真正打通服务工程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滨海东大道项目与业主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持续强化双方互信沟通,成功中标东部体育会展新城核心区地下连通工程、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工程、机场片区九溪路工程。厦门公司与翔安区税务局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共同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携手打造税企互助共赢良好局面,近三年累计享受减税降费4000余万元。厦门公司党委与三明市“贫困村”-上地村开展“结对共建”,三年来以经济扶贫、消费扶贫、劳务扶贫、党建扶贫“四位一体”有力举措。
  (通讯员蒋晓明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