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忆·1991·父亲的告诫
由于国家户籍迁移政策的放宽,同时经过父母的不懈努力,我和弟弟终于在1990年年初从川东迁居陕南并变成了职工镇城居民,成了工程队上的一名待业青年。
1991年夏天,时年23岁的我以待业青年的身份进入了工程队,成了一名真正的筑路工。
入职的前一天夜里,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由父亲陆续开始对我讲一些筑路人的基本要求和告诫,回忆起来大致内容如下:
首要工作上要有四个“得”的精神——吃得起苦、经得住累、挨得住饿、受得住气。
吃得起苦——就是在工作中要有吃苦的精神,当筑路工就是出苦力。当日工作任务是班组长安排,不是由你自己去挑拣某项工作,更不能有拈轻怕重的思想。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由不得你选择,所以要具备能吃得起苦的毅力。
经得住累——工作中每个班为8小时,除了中间吃饭上厕所外,全时段都在干活,拼的是体力。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如果偷奸躲懒耍滑头,后果很严重——轻则会被班组长责骂,重则会被扣分罚款,还给班上的同行们留下愉懒的嫌疑。
挨得住饿——工作中经常加班是常事,如果轮到倒班时,甚至要连续上班16小时。遇到抢险时节(或特殊季节时)还顾不上吃饭,必须把某项工作完成后才能下班,比如在隧道出碴时,正常情况下一个出碴班把一碴炮的碴土全部运出隧道外的弃碴场才算完成工作任务,才可以下班。可在工作进行中出现意外情况,如斗车跳道,机坏等情况也必须把任务完成后才可以下班。有时甚至工作在30小时以上。在隧道抢险中也常常处于超时工作状态。饭是送到工地岗位上来吃,为了不影响干活,饭是不能吃得太饱。所以要挨得住饿。
受得住气——在工作中难免出错,不管是无意或有意或好心办错事,一旦出错,受影响的是整个班组整个集体,既延长了大家的共同工作时间又无端地增加了大家额外工作量,还推迟了下一道工作的展开,所以此时班组长站在大众的立场和管理者的角度上骂你批评你是很正常的事,不是私怨,因此你做错事后不要解释原因,此时原因已经不重要了,沉默反省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是最好的态度。
父亲告诫我,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切记要遵章守纪。不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切不可自以为是,更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兴致性情或不好习惯,特别是违章操作而导致他人伤亡事故的,那将对己对人都是大错并且负罪终身。
其次父亲谈了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尊重和感恩是做人做事的两项基本道德,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以致用。
尊重——在队里,你会遇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不管是谁,认识或不认识,你都要尊重他(她)们。是领导就有智慧,是长者必有经验,是新生必有学识,是同事必有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尊重并学习他人的长处。
感恩——单位是一个团队,在团队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能够聊得来谈得笼的同事,相互之间会有帮助,对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包括领导、长者、同事、同伴、朋友等等要学会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让你成长,助你成长、伴你成长,让你在不平坦的筑路道上陪着你一起风雨前行。
最后说到安全——平安才是筑路人最大的幸福。我们这种职业风险很多,安全事故频发。你要记住:遵章守纪就是最好的平安符。
这一夜,我在父母的唠叨中憧憬着我自己的未来。第二天我带着吃苦决心和感恩的诚心从这里出发,走上了这条平凡而不平庸的筑路生涯。
从宝鸡千河到安康火石岩,从四川沐川到南疆喀什,从内昆铁路的黄荆坝到渝怀铁路半河沟,从云南禄丰的恐龙山到山东滨洲的黄河桥,从济南济阳的黄河桥到内蒙博克图呼伦贝尔,从云南蒙自到贵州贞丰,从贵州黔东南清水江到贵阳的黔灵山,再到今天的广东佛山……一路战战兢兢平平坦坦走来,不觉间已有二十八年矣。
从一个激情青春的小伙子走到斑白华发的中年老人。感到自己就像大浪潮中的一粒河沙、一块石子,几经沉浮而不坠;在日常的工作就像丰碑中的基石一样的沉稳和踏实,靠的就是吃苦的决心和感恩的诚心。
多少年来我们职业没有变化,初心没有变化,希望依然如故;但企业在变,作业方式不断在改变——从人工苦力向机械化转变、从机械化向科技化转变,向智能化转变;制度和经营方式在改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到开放转变,再到走出国门,引领世界的转变。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企业的辉煌和绚丽多彩就是由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企业的繁荣是一代又一代筑路人用拼搏奉献的文化根基奠定起来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并丰富这种以人为本、诚信创新的企业文化,并为之发扬光大而努力。
三忆·2018·离伤
安康,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职业出发的地方,是父母休养和离世的地方,是我终年漂泊在外牵挂最多的地方……
2006年腊月的一天下午,济南的冬天异常寒冷。突然接到兄弟从异地打来的电话,语气急促而悲伤地说“哥,老妈去世了。”听闻之,瞬间思维凝固心似针扎。
定火车票、简单拿上换洗的衣服,匆忙间直奔济南车站。从济南回安康的一路上,头脑里全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场景……
少时体弱多病,时常夜半生病,母亲背我走十几里的田间小路去找赤脚医生看病;上小学是母亲牵着我的手把我送进课堂;上中学时住校时,母亲往返走几十里山路给我背着米粮到学校;送我参加工作时车站的送别身影;参加工作后为我的婚事操心;婚后帮我带着孩子直到孩子上完小学……母亲就这样一直为我们付出着。直到我离开安康入驻宝鸡,母亲才没有再为我出力,但一直还为我操心记挂着唠叨着让我们好好带孩子。母亲又操劳着帮弟带着的孩子(弟也是一名普通的中铁员工)。就这样一直操心到因病离世,母亲是劳苦的一生,是为筑路工家庭奉献的一生。
走上这个职业,就顾不上照顾母亲,母亲生平因生病住院三次,而我仅仅只回家一次,而那一次照顾母亲也仅有十天的时间。自从自己走上了这条漂泊路,直到母亲的离世的十五年时间里,累计陪伴母亲的时间不到三个月。不能很好的陪伴母亲床前尽孝,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和痛。
母亲逝后,父亲独自过起鳏居生活。从此,每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在父亲的生日或春节,带着家人陪着父亲。尽管如此,陪着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少则七八天多则十来天。不善言语的父亲,在平时的电话中往来只是只言片语,多是“我很好,不要牵挂。”“你们多保重,管好你的家。”“好好工作、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语,质朴而诚挚。
今年春节,我照例带着家人陪着父亲过节,看到七十多岁的父亲苍老而瘦弱而身体,整夜不停地咳着嗽,我劝他去医院检查,父亲执意不去,于是只好给父亲购买一些止咳平喘之类的药。就这样一直挨到四月下旬,在我的努力劝导下,终于同意上医院治疗,一查便是肺癌晚期。医生建议因父亲事已高且是晚期,不宜动手术与化疗,只能保守治疗。住了二十多天医院后,在父亲的执意要求下出院回家。
一个月后的中旬,父亲因多器官衰竭,腿脚浮肿再次入院。我与弟再次回家轮流照顾。打针、输液、吃药,是每天长达十小时左右的固定工作内容。此时的父亲只能吃些流食和水果,其他的也吃不下去。尽管如此,父亲依然操心着,怕我们因为照顾他而影响各自的工作。总是说“医院气味不好闻。”“医院的饭不好吃。”“哪个护士的针打得太疼了。”“管子扎得太多,身上不舒服。”“我想出去走走。”等找着各种理由要求出院。这次父亲住院22天后再次出院。
到家后,父亲微笑说“还是家里舒服。”此后父亲的生活起居全由妻子和弟媳两人轮流照应。我与弟又回到项目部,但心里随时牵挂着父亲的安危。
8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妻子来电:父亲辞逝!尽管我知道父亲迟早会走,当这天真正来临时,仍然感到突然、惊恐和不安。
母亲从安康走了,父亲也从安康走了!给我心中留下不能及时伺老尽孝的遗憾和永久的伤痛。但他们留下的奉献精神永存于心。
感恩父母那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国家;感恩父母那一代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把仅有的两个儿子送进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企业,为企业固本强基,添砖加瓦。正是他们那种“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奉献精神,为企业传承着不竭的星火,使其成为铁二代、铁三代、铁四代,代代相传。
如今,企业进入新时代,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形态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都是因为我们继承了父辈“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可贵精神。(作者单位:广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