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云南保山讯7月22日,一列复兴号动车组从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畔的大理站驶出,一路跨江穿隧,向着云南省保山市飞驰,大理至保山,车程由2小时30分缩短至1小时左右,复兴号“绿巨人”在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疾驰而过,用时7分钟,被当地各族群众赞誉为“幸福线”。
然而,为了1小时的幸福通途,万余名建设者却在崇山峻岭间奋战了14年,对他们的考验,不仅是攻克国内罕见复杂地质难题的智慧,更是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毅力。
大瑞铁路大保段位于云南西部山区,是我国第一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跨越漾濞江、银江、澜沧江等4条河流,具有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铁路之一。
中铁一局承建的大瑞铁路大保段项目管段全长31.5公里,主要工程包括隧道2座,桥梁11座,涵洞63座以及车站、路基土石方等工程。其中14.84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先后穿越6条地质断裂带,穿越了1.27公里含有瓦斯气体的煤系地层,综合了国内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几乎所有长大隧道的风险,被称为“世界最难掘进铁路隧道”。
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负责人刘小荣介绍:大柱山隧道2008年8月开工建设,2020年4月隧道正洞贯通。在建设过程中,受地形影响,隧道施工只能从进、出口独头掘进,最大独头掘进长度达8.3千米。最著名的是燕子窝断层,被业界称为在豆腐脑里打洞,平均每天进尺只有26厘米。
隧道进口端因掌子面高,贯通面低,掘进的线路得走“下坡路”。水往低处流,向掘进处涌,瞬时涌水量超过每小时2600立方米,隧道里的水“多到能行船”,施工管理人员经常划着船去掌子面,伸手就能摸到隧道顶。工人们每天冒“雨”作业,就像在水帘洞里一样。14年间,隧道总涌水量高达3.46亿立方米,相当于21.97万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
隧道出口端温度常年在40摄氏度以上,由于隧道内常年涌水,湿度85%以上,每天每个掌子面配送12吨冰块降温,施工人员每3小时就要轮换一次。
大柱山隧道最大埋深995米,地应力大,在软弱围岩地段极易发生大变形,在硬岩地段极易发生岩爆。加之突泥涌水、高温高湿,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风险极高。
项目部通过探索论证,总结出了“早预报、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施工组织原则,成功预防和控制了高地应力段软弱围岩大变形、硬岩岩爆的技术难题,将施工风险降至最低,确保了工程实体质量。
14年来,项目从未发生过安全质量事故,历次信用评价均位列全线前列。先后获得科研成果26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探索总结了工法、QC成果总计22项,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14年来,8000多名管理和作业人员先后参与施工建设。参建员工在横断山脉、澜沧江畔许下的“隧道贯通不见不散”的誓言被广为称赞。根据大柱山隧道建设员工坚韧和执着的优秀品质凝炼而成的“骨头硬过石头,志气高过山峰,为人民筑路,用血性坚守”新愚公穿山精神,成为中铁一局筑路精神的优秀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
大瑞铁路大保段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完善西部边疆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加快滇西旅游资源开发,对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讯员陈敬浩李东东本报记者牛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