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31日
三上青藏线:冰与火之歌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项目应对暴雨冰雹极端天气素描
文章字数:1588
  8月23日23:50分,青藏铁路鸟岛至天棚区间,在气温仅有7度的户外,寒风瑟瑟,近60名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施工人员正利用夜间“天窗”点加紧进行信号改造施工。施工命令从21:40分下达,稳设箱盒、穿线、配线,做隔离、挖边坡……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寒风中,队员们已经忙碌了近两个小时。尽管鼻头冻得发红,大家依旧全神贯注地干着手中的活儿。
  “加快速度!封锁时间快到了”作业队长耿俊一边指挥作业一边提醒大家。
  0:10分,只听远处一声惊雷,霎时间狂风携卷着大雨从天空落了下来,不到5分钟,紧接着大颗大颗的冰雹劈头盖脸地从空中落了下来,弹珠般大小的冰雹砸在施工队员的安全帽上,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响声,足见冲击力之大。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风冰雹,现场人员都提前携带了雨衣、雨鞋和防护伞等应对极端天气的物资,大家迅速躲进一旁撑好的防护伞下,将棉衣裹了裹紧,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去。
  “别说冰雹了,在点内施工,就算是下‘刀子’也得先把活儿干完,不能影响列车运行。”一旁正在进行安全盯控的徐超说道。头灯的照射下,只见不断增大的冰雹向着地面狠狠砸去,有的雹子又反弹溅射到作业队员们的脸上,打得脸生疼,他们也全然不顾。雨水浸湿了鞋子和衣服,风雨夹杂着冰雹,冷风冷雨下,大家手脚冰凉,冻得瑟瑟发抖,可是建设者们只是戴着安全帽,任凭雨水淋湿,冰雹突袭,手中稳设、配线、穿缆的活儿却一刻也没有停下。
  00:40分,上行线封锁施工顺利结束,队员们收拾好工器具迅速下道,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大家也总算可以喘口气。缓过神来仔细一看,周围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此时的铁道上、草地上都被细密的冰渣覆盖,白茫茫一片,走在路上沙沙作响。趁着下一个天窗点的施工间隙,队员们一溜烟钻到作业车里,吹吹暖风,喝两口热水,再吃上两口面包,恢复一下消耗的体力。扭头一看,原来施工车辆也未能幸免,车窗玻璃也被刚才的冰雹突袭砸出一个窟窿眼儿来。
  “刚开始有拇指大小,十多分钟来个头不断增大,最后有鹌鹑蛋般大小。”现场施工负责人来阳回忆起当晚的情况说道。
  驻地所在的藏族居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正是青藏高原气候的真实写照。多变的天气也给项目正常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四电”专业改造只能在夜间至凌晨这个时段进行施工,加之既有线作业,缺氧、低温以及时不时遇到的冰雹和暴雨的偷袭,这些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作业人员的身体以及新的信号设备都容易受到损害。
  “最近一天能下七八回雨,施工便道的路被水泡得稀烂,车都陷进去好几次了!”21岁的小伙儿林永虎是每天接送队员的14座车司机,由于车子体量大,底盘低,在雨天出行时,车子行至路况不好的地段,就比较容易陷入泥里抛锚。为此,项目就给每辆车上都备上了牵引绳和挂钩,方便及时救援。
  “昨晚的冰雹还不算最大的,有时候有小鸡蛋那么大!遇到了就也没办法,天窗点批复不容易,要先紧着把活儿干了,不能浪费,这样才能早点进入下一阶段的施工。”坚守了两个多月的作业队小组长杜宝岳,趁着施工间隙,笔者才和他说上几句话。夜里大风呼呼地挂着,他鼻头冻得发红,一双胶鞋全是泥水,蓝色的工作裤上也是黑灰一片,经常是一转眼,就又找不到忙着指挥、来回奔忙的他。笔者了解到,项目信号专业有70多名作业人员,分为放缆组、挖沟组、配线组,主要负责本工程通信、信号的改造施工。像杜宝岳一样,从业十多年信号专业施工的队员也不少,这次都从其他项目抽调过来支援青藏铁路建设,大家也早已习惯这种夜间忙碌的艰辛,要知道最忙的时候,作业队吃完饭6点就要出发到现场准备,一直要忙到凌晨四五点才能歇息;部分施工路段还是泥土地,路况很差,一到下雨天,一脚踩下去,全是烂泥。
  “项目部抓好落实,责任到人,从入场至今,顺利度过了一个个极端天气,未发生安全事故。通过提前谋划,把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项目安质部长杨东如是说。(通讯员刘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