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中铁一局生产管理部生产科负责人,作为2021年度中铁一局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坚守申请入党时的誓言,在抗疫担当中磨砺出彩年华,在管理创新中寻觅最优路径,在奋斗实践中升华人生价值。抗疫复工中“硬核”担当展现青年作为
2020年初,王志刚原本计划回湖北老家过年,但当1月22日收到上级单位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后,他随即取消行程,留守岗位挑起春节应急值班的担子:每天来到办公室和轮流值班员一起收集疫情信息,下午汇总疫情信息,并向中铁一局主要领导和中国中铁汇报情况。
从1月22日春节假期开始至3月10日恢复正常的周生产交班例会,王志刚带领科室团队连续工作49天,期间当大家因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而情绪波动的时候,他及时在生产管理微信工作群里给大家安和鼓劲。
当集团公司春节假期结束后,他立即下发调度通知,要求加快做好节后生产组织,积极开展筹备开(复)工的各项施工准备,梳理出64个工期紧张项目,要求三级公司片区分管领导立即返岗履行项目管控主体责任,所有项目主要负责人和管理骨干立即返岗,筹备开(复)工的各项准备。他每天孜孜不倦,自2月12日开始建立复工日报制度,他配合司办紧急开发三级公司片区领导履职定位系统,抽查片区领导到岗履职情况,压实三级公司片区领导履职责任。
为加速推进项目复工,王志刚两次组织召开覆盖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推进复工复产视频会议,邀请中铁一局主要领导到会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
他建立加快项目复工推进视频调度日例会机制,通过复工数据对比,倒逼各单位加速复工工作的推进,有力地推动了中铁一局整体复工复产工作,为驻陕央企和西安市国企提供了一局样本和行动方案,他也因此获中国中铁党委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和西安市抗疫好青年表彰。管理实践中创新方法服务生产大局
由哈大项目调至中铁一局施工技术部工作,王志刚的角色从一名现场技术人员转换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他不忘学习,虚心求教,补足知识体系短板。
他主持开发“中铁一局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在国内没有WBS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标准的情况下,首创以工程量清单结构为基础,融合施工标准、验标规范、管理习惯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构分解,制定了包含数万个分部分项工程分类的数据库,通过软件系统的斜率图实现分工点分工序的进度自动预警预报,进一步提升了中铁一局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2014年该思路成功应用于铁道部工管中心和铁科院电子所联合开发的铁路电子施工日志管理平台。
近年来,王志刚将周生产交班例会打造成高效率的大生产体系汇报问题、解决问题、监督落实的议事平台,形成中铁一局生产管理部总牵头,各生产系统业务部门高效联动的生产指挥体系。
他先后建立了三级公司主要领导对铁路项目挂牌督导机制,片区月度生产例会制度及重难点、问题项目与业主对接机制,与工程项目总监对接沟通机制;重难点项目关键工期节点季度专项考核机制;对年度建安计划超3亿元的61个大产值项目持续盯控,并分级预警、真正发挥大产值项目“压舱石”作用;成立南龙铁路、西安站改、西安地铁、广州地铁等现场工作组,督导三级公司片区领导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影响施工生产的难题。
中铁一局月度工作会关于施工生产的汇报内容信息量最多,“元旦”“五一”“十一”等人们休息的节假日,往往是王志刚最繁忙的工作日。
为适应不同时期生产会议要求,同时更加准确、简洁、全面反映中铁一局施工生产情况,他从施工生产方面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性组稿准备汇报资料,不断完善交班汇报内容和形式,满足交班汇报要求。拼搏奋斗中持续升华自身人生价值
为了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工作中的王志刚报考了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2016年下半年筹备写毕业论文时,他以科研课题作为写作素材,从写好初稿,到内容审查和格式审查加起来前后历时半年时间,终于高质量完成了论文。
2017年,王志刚的工程硕士论文《大型施工企业进度管理的信息化研究》获得了双A评价,打破了近五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无双A评价的历史。
他喜欢思考总结,累计在全国性期刊及报纸、学术会议、协会交流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数据标准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入选第三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论文集;《佛山地铁三号线3203标管理亮点巡礼》等3篇文章入选中国铁道协会策划2020年中铁一局专刊,《大型施工企业进度管理自动预警监控平台》《关键链法赋能大型施工企业进度协同管控》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年度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互联网+进度预警管理在大型施工企业中的应用》获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
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王志刚,用务实高效的行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疫情时的责任担当和以企为家的工作情怀,脚踏实地为实现企业发展愿景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通讯员苟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