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7日
家乡的高抬
刘家琦
文章字数:1877
 
  在陇原的深处,有一片古老的土地,那里的山川河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那里的人民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它是我的家乡,甘肃平凉的庄浪县。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艺术,它如同黄土高原上的一朵奇葩,绽放着独特的魅力,那便是庄浪高抬。
  高抬,这个名字在庄浪人的心中,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全县人民一年一度聚在一起的盛会。每年正月十二,当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之时,庄浪的大街小巷便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庄浪高抬即将上演。
  高抬,这个名字阐释了这项艺术的表现形式,过去的高抬表演,是两排健壮的男丁把表演用的木台子高高地抬起来,在全县巡游。人们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将一根根木椽、一根根铁骨,巧妙地编织成一个个立体的舞台。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扮演人物一般2至3人,分别固定在4至5米高的钢筋架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每一个高抬,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孩子们被装扮成各种角色,他们或是英勇的将军,或是慈祥的观音,或是灵动的仙女,他们的形象在高抬上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表演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县城所在的水洛城里的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高抬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升起,孩子们在高抬上翩翩起舞,他们的动作优雅而又不失力度,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手,都让两排观看的人喝彩。庄浪高抬的表演,以其独特的装哑剧形式,将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生动的表演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表达。通过高抬,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精湛的艺术表演,还能够感受到那份源自古代傩戏的宗教仪式感,以及对平安、丰收的祈愿。
  现代的高抬表演已经从人力抬着木台子巡游,变成了以货车为底座的移动花车,演出的演员也不仅限于儿童,许多当地居民也可以登台扮演角色,如同国庆大阅兵时的花车巡游,但这项习俗始终在传承,舞台上依旧演绎着古代传说的故事。
  庄浪高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古代傩戏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傩戏,是一种先秦时期流传的巫术祭祀礼仪,以驱鬼疫,保一境之平安。到宋代以后,主题和内容都有了重大变革,因各地风俗不同而形成千姿百态的社火艺术形态,在北方演变为由锣鼓引导,直接在人面上化妆的游演,即今日的“社火”。因此,“社火”仍沿袭着传统“傩戏”的宗教意义。
  庄浪社火,源于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它是以装哑剧的表现形式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据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从古至今,每年正月十二,为纪念宋代刘沪将军而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最引人瞩目的是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高抬,造诣高超、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创造性,堪称“陇上一绝”。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庄浪社火的最高艺术成就。它起源于人们的劳动与生活。据说最初是农民耕种回来,把孩子捆绑在犁把上,随着犁的前行摇摇晃晃逗人取乐,后来便逐渐演变为高抬。高抬表演内容多是戏剧里折子戏的某个场景,如“白蛇传”“八仙过海”“寒窑”,戏剧人物有关羽、秦琼等历史人物,意在民俗娱乐,道德教育。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庄浪高抬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逐渐退出了舞台,而新一代的艺人越来越少,难以接过这沉重的担子。庄浪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普查民间文化传承人,建立了保护名录,为高抬继承者发放津贴,鼓励他们将这一艺术传承下去。
  县政府把农历正月十二定为“庄浪艺术节”,更是为庄浪高抬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年的艺术节,都会吸引无数的外地游客和艺术家,他们在这里交流、学习、创新,使得庄浪高抬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近年来高抬的内容也有新风格出现,舞台加入了声光电等现代效果,内容上也创新出现了科技兴国、高效农业和宣传党的政策等内容,使宣传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庄浪高抬,这朵艺术奇葩,不仅在陇原大地上绽放,更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它融生活、艺术于一体,富有原始、质朴、粗犷、热烈的艺术个性和文化底蕴,极具感染力,是庄浪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庄浪高抬的表演,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庄浪人民的团结和向心力,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庄浪高抬就像是一条纽带,将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将庄浪人民的心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