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8日
深耕国土空间综合治理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中铁一局五公司拓展“第二曲线”纪实
文章字数:1472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批项目开工暨推介洽谈会,中铁一局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长期以来,中铁一局五公司始终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拓展“第二曲线”新兴业务板块,积极投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和美乡村建设。整治万亩良田绘就富足丰收画卷
  在地处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的丽江乡村,一片片青翠的农田相连,田间地头郁郁葱葱,全域土地综合治理的成果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1年,五公司参与建设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迪里村、阳保村、水坪村,玉龙县大具乡培良村,四个村组的国土综合整治项目。
  整治前,区内灌溉水资源丰富,但受灌溉设施及地形因素限制,仍然依靠天然降雨。此外,区内大部分田坎凌乱,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不便,不利于项目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中铁一局项目部充分借鉴全域国土整治经验方法,以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为主要内容,通过三大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对项目区道路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完善连接乡道的主干道,将田间生产运输道路进行改建,提高道路等级,改善道路通行能力,为今后项目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已有灌溉设施,配套渠道等设施,解决项目区灌溉困难问题。通过引入水源,将项目区原有的旱地变为产出较高的水田。对区内形状不规则、错落无序的田块进行小田并大田和田坎归并,规范田块形状,提高土地利用率。
  经过近两年的辛勤耕耘,提质改造面积达到了492.599公顷,项目区变成了“地成片、路成网、渠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促进粮食产能提升720641.05千克,实现了农田稳产增产、增收致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坚持因地制宜推动高原造林增绿
  在拉萨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的山坡上沙棘、油松幼苗绿意盎然,“中铁一局造林区”红色大字赫然醒目。
  2023年中铁一局五公司中标拉萨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主要初植江孜沙棘143801株,油松12655珠。
  拉萨地区的高海拔环境对造林绿化工作造成了严峻的挑战。缺氧、低气温以及土壤侵蚀严重等因素,使得传统的绿化方法难以适用。中铁一局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实地调研与试验对比,探索出一整套高效的造林绿化施工技术。
  研究团队对土壤进行精细分析,制定有效的土壤改良方案,改良后的土壤有利于水分保持,肥力得到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亦得到了丰富。在植物选择上,侧重于本地乡土植物和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的外来植物,通过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耐寒耐旱能力以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兼容性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并制定相应的种植和管理指南。同时,形成了一套社区参与的绿化管理模式,实现了造林增绿的可持续。
  这些成果不仅为拉萨南北山地区的环境绿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类似高海拔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方法。治理废弃矿山加快生态返青复绿
  在安徽安庆大观区集贤关矿区矿山修复项目现场,一场施工大会战正在火热开启中,大型机械以施工小组为单位,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掀起了春日大干的热潮。
  五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培养新领域专家人才,加强“第二曲线”建设,先后中标安庆市大观区集贤关矿区建设EPC项目以及珠江源头矿山修复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预计共完成矿山复绿面积近35.1万平方米。项目针对废弃矿山治理“难点在边坡、重点在施工”的问题,加快施工技术更新,高标准进行废弃矿山治理,让荒山“换颜生新”。
  当前,美丽中国的乡村画卷正在逐步展开。五公司将锚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工作定位,持续深耕新领域,加快施工技术升级,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贡献力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