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同时,项目部对桥梁深基坑方案、连续梁施工方案等进行优化,在节省资源投入同时,施工进度也进一步加快。
即使是在万家团圆的春节,为了不影响年后的箱梁制架施工,项目部也坚持施工不打烊,火力全开进行CFG桩基施工。哪怕遭遇极端暴雪冻雨天气,项目部也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先后出动CFG桩机2台、挖机2台、渣土车6台,40余名建设者连续奋战8天,最终在复工前完成了1184根CFG桩基的施工任务。
“我们建立了15个党员先锋岗、5支青年突击队,发挥领导班子带头示范作用,开展劳动竞赛,一时间,大家群情激昂、热情高涨。”项目党支部书记葛国强回顾,“那时,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夜间巡查各工点作业情况,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不断给作业队伍加油打气。”
今年3月,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展开,项目部分解任务目标、精心组织施工,在全标段掀起“争分夺秒战百日 六比六赛双过半”竞赛高潮,广大参建员工、协作队伍的劳动热情进一步激发,现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竞赛结果,项目先后完成业主制定的劳动竞赛Ⅰ类节点目标3个、Ⅱ节点目标3个,在中国铁设总包部二季度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获得428.2万元奖励。
据统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项目部先后完成全线首个桥梁墩身、全线首座道岔连续梁、全线首座连续梁转体,并成为全线首家完成桩基、承台、墩身施工,首家架梁过半的单位,无砟轨道路基首件也于今年5月29日按节点要求顺利通过国铁集团评估验收……
“几场‘战役’下来,项目部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项目常务副经理冯四超非常兴奋,“你知道吗,我们之前压力大时,大家脸上都没有笑容。”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这个翻身仗,不仅是工期的翻身仗,也是一局声誉上的翻身仗,更是把失去的荣誉夺了回来。
今年7月传来好消息,湖北铁路集团汉十铁路公司公布的上半年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出炉,中铁一局在12家参评单位中排名第一,这是中铁一局项目部继一季度获评全线第二后,取得的又一好成绩。
“施工中有一条便道要横穿一条灌溉渠,修路不能影响8千亩农田灌溉,当时业主、项目部、劳务队都认为完成不了。但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当时中国铁设总包部经理张晓华说中铁一局在这里真正体现了铁军本色。”刘辉深有感触,“荣誉是通过担当和努力取得的,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从追随到引领,建设“标准”襄荆
1月30日,项目部跨浩吉铁路特大桥工点旌旗飞扬,人头攒动。
中铁一局用实力在此鸣奏起了一曲火热朝天的激越乐章。中国铁路武汉局襄阳指挥部标准化样板工地观摩交流会在这里举办。21家参建单位、百余人现场观摩交流。现场反应异常统一:赞不绝口。
而这,不是唯一一次被观摩。
立体的中铁一局,不仅有“速度”,也有“高度”。去年7月,中铁一局召开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在全局范围内刚性、强推工程建设标准化。
同时,有着“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湖北铁路集团,对标准化建设也有着高要求。
因此,项目部要不折不扣落实两方上级“两重”标准化建设要求。
“我们要力争实现速度和品质的双赶超,依托标准化建设打造亮点,练内功、提素质,展示中铁一局襄荆高铁建设的新形象!”刘辉语气坚定。
2023年4季度,项目部快马加鞭、马力全开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同时,积极极响应铁路集团“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总体要求,落实汉十公司、中国铁设总包部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抓实抓细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也开始大刀阔斧的同步推进标准化建设。
钱湾村特大桥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是项目部重点打造的亮点工程。
先从视觉上让人“眼前一亮”。项目部在施工现场规范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志,便道、作业场地按要求进行硬化处理,每天进行路面洒水抑制扬尘。
再从内在品质上追求“唯实唯美”。大桥主体施工桩头凿除采用了“双环切”工艺,墩身运用钢筋定位卡具工装、自带爬梯工作平台一体化模板和“两布一膜包裹+自动喷淋养护”等先进工艺工法,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连续梁挂篮施工临边防护全面,所有空隙、孔洞部位均进行布板覆盖并固定牢靠,关键工序强化旁站监督、举牌验收,有力地保证了大桥安全生产管控进度。
有志者事竟成。项目除了有特大、大、中型各类桥梁20座,还有21处、合计长8.671千米的路基施工任务,这些路基基本包含了全线路基施工的所有类型。
施工中,项目部“一视同仁”,贯彻标准化要求,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路基填筑工艺组织施工。
即使路基附属施工,项目部也按照标准化施工要求,利用了拱形骨架铣槽机、滚轮式边坡碾压设备、防护栅栏基础方孔开挖器等新型工装设备,不仅大幅提升了路堤边坡的压实度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性,确保了边坡防护施工质量,还节约了人力资源投入、提升了功效。
工地上有一位“黑包拯”,长期日晒风吹,实际“80后”的他,初见大多数人会认为他是“60后”。他就是副经理庞小定。
他不仅是抢工大干的猛将、现场管理的好手,对标准化也有一番见解。“标准化首先要实现工厂化,在这方面我们标段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梁场、小型构件厂,都做到了流水线作业。机械化很节约成本,一个钢筋加工场,原来需要30多人,现在只要4、5个人就行。自动化、智能化,很明显的标志就是数字化,这些比人快、比人省、比人标准。”
项目安全总监简涛认为,“标准化就应该体现在时时、事事、处处。”他说,“桥梁下部干完了,桥下的土地就要平整、包括护坡,撒上草籽,绿油油的,舒心。”他又补充了一句,“施工中我们将挖掘的表层土四四方方码整齐,覆上绿网,旁边都插上一块牌子,写着‘种植土’,作为复耕用,不能乱动。”
4月26日,湖北铁路集团组织襄荆铁路全线,就路基工程现场标准化施工到项目部进行交流。中铁一局总工程师吴回获在交流时为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点赞,鼓励全体建设者继续发扬“一路争先”的干事创业传统,推动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5月29日,项目无砟轨道路基首件工程顺利通过国铁集团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部现场各工序细节处理到位,为全线路基施工提供了可行性、科学性的技术指导,值得在全线推广。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全员努力下,中铁一局襄荆铁路项目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已然成为全线的“引领者”。
昔日,落后处处挨打。
而今,领先备受尊崇。
从创造到智造,建设“科技”襄荆
桥路相间,如游龙般翱翔于群山众壑之中。
中铁一局襄荆铁路项目有特大桥12座、大桥7座、中桥1座,既是全公司的重点工程,也是“核心主业”工程。
即是核心主业,必须站在最前沿,有先进科技加持、先进工艺赋能,方能立足群雄。
“向科技创新要增量”,既是响应中铁一局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做优做强桥梁主业的内在要求。
项目部先后确立了襄荆铁路岩溶地质及跨营业线连续梁桥转体施工综合技术研究及应用等4项科研课题。
同时,根据中铁一局“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要求,在桥梁施工中,积极采用钢筋笼泡沫套管+桩头双环切整体吊装、墩身预埋主筋定位卡具、水能量节水保湿养护膜施工、墩身喷淋养护施工、现浇梁智能张拉及智能压浆系统、现浇梁底腹板外部喷涂高分子锁水材料养护等工装工艺,实现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目标。
科技,是时代的声音。
建筑施工企业不等于“傻大笨粗”。项目充分发挥标准示范、样板引领作用,施工所需用的拌合站、钢筋厂、梁场、小型构件厂等大型临时设施严格按照“工厂化、专业化、集约化、配送化”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打造出3座智能化拌合站、一座工厂式小型构件加工厂和一座标准化梁场。
智能化拌合站,不仅配置了国内最先进的混凝土生产线,还设置了远程集中操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为项目部小型构件预制任务的小构厂,占地面积约20亩,厂内设置原材堆放区、待检区、成品存放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并配备了数控、环保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
巧妙融入“模块化”理念,标准化梁场在建设时,以场地为“沙盘”、以设施为“积木”,将临时建设工程“拼”出新高度,不仅能够让临时设施如同变形金刚般灵活多变,能够快速拆卸并回收利用,还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节约了建设成本。
在襄荆高铁建设现场,中铁一局建设者还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发明出不少“神器”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从纤夫拉船中获得灵感?受现场地形影响,锚杆格梁边坡防护中的锚杆施工存在成孔困难、施工速度慢、孔位偏差大、角度偏差大等问题,现场管理人员苦思冥想,从纤夫拉船中获得灵感,自制出一种“新型的高边坡自行式锚杆钻孔机”,大大加快了锚杆钻孔效率,解决了锚杆成孔难题。
滑坡,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大型风险之一。项目部分路基处于富水地区,需要快速疏干地下水,提高岩土体抗剪强度,防止边坡失稳。
以前的“仰斜式排水孔”法主要采用“花孔钢管+透水土工布”的形式进行埋设,不能保证土工布与花管紧密结合,施工质量及排水效果也不理想。现场管理人员在与设计单位及高校专家沟通后,研制出一种“一体式仰斜式排水管”,该管不必缠裹透水土工布或其他透水材料,不仅大幅提升了排水效果及施工质量,还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
风险降下去,施工稳起来。智能信息化室,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既有线路基沉降自动观测系统,实时监控现场施工情况,全天不间断地采集分析数据,全力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
“跨浩吉铁路特大桥施工现场距离铁路营业线最近处仅有6米。浩吉铁路是重载铁路,平均每天有52对重载列车通过。”项目二工区生产副经理何斌介绍。“最怕路基沉降,我们在现场弄了个机器,24小时自动观测既有线路基沉降。机器比人精准多了。”
科技赋能,为项目施工和管理插上了翅膀。
为荣誉而战!从落后到超越,从超越到引领,项目部在施工管理实践中生动地诠释了中铁一局“一路争先”文化。
迈出三大步之后,项目部仍在努力冲刺。目前,建设任务已过大半,面对后续工程任务,中铁一局建设者将继续保持冲劲、韧劲和干劲,聚焦、聚气、聚力把襄荆铁路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圆满出色完成襄荆铁路3标的建设任务。
大鹏同风,扶摇万里。
(特约通讯员 张刘敏 通讯员 李康 勾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