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31日
高标准打造“天府良田”新阵地
文章字数:1178
  本报四川冕宁讯这里是四川大凉山地区冕宁县一个群山环抱中的传统农业农村,也是中铁一局“冕粳系列”水稻产业融合推广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现场。
  入伏以来,凉山州冕宁县蛟龙村村民张兴海每天都要在太阳落山后去田埂上散步纳凉,看着连片规整的田块、脚下硬化的道路、随风轻摆的禾苗,他的心情也随之舒爽起来。
  就在4个月前,这里的道路还是曲折泥泞,路边杂草过膝,田块像打碎的镜子散落在山坳里。张兴海回忆说:“以前田里高低不平,没有水渠,路也是坑坑洼洼,收割机开不进来,土地流转都没有人愿意接收,现在好了种田更有信心了。”然而仅仅4个月时间,来自中铁一局建安公司的建设者让这837亩的田地“破镜重圆”,焕发出高标准农田新生机。
  项目团队深知,要想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他们面临着工期紧迫、标准严格、协调难度大的挑战,一进场项目就采用“因地制宜”和“矩阵突进”的创新工作方法,迅速协调各方资源,精选优质的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并将责任精准地落实到每个人、每一天、每道工序上。
  在施工过程中,克服地形复杂、雨季影响等重重困难。他们通过将田网、渠网、路网建设进行精细化划分,采取多点展开、施工穿插作业的方式,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可控。施工期间,项目严格执行公司技术管理制度,及时上报技术方案等文件,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以应对场区内部的高压线穿越问题,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为了让工程建设更加精确可靠,项目团队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双检制”,运用航测+图阵三维智能测图系统MapMa-trix3D,与传统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形复测数据的精准无误。依据勘察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基础性文件,项目团队深入实地进行了二次踏勘,多次优化施工方案。
  “我们将837亩农田科学划分为15个农改区块、154个单元工程,并结合既有农田机耕道迅速开展施工作业。”项目技术负责人章垚如此说道。
  如今,“冕粳系列”水稻产业融合推广示范基地项目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田地由小改大,道路由曲变直,水渠由沟变槽。项目通过优化机耕路、完善生产路布局,实现了路网与路网、路网与田块、田块与田块之间畅通连接,满足了机械化作业通行需求。一幅“田块平整如镜、集中连片、水渠纵横交错、道路畅通无阻、灌溉排水设施完备”的现代农业生产新画卷就此绘成。
  “现在水渠修好了,旱能浇、涝能排,等到耕种时拧开阀门,水就流到田里了。硬化后的道路播种、收割、运输都可以用车了,今年丰收准没跑。”蛟龙村负责人宋绍雄喜滋滋地说道。
  “冕粳系列”水稻产业融合推广示范基地项目的建成,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还将带动冕宁“农高”+粮油产业、德昌“农高”+粮经产业、喜德“农高”+种养循环等集群的发展。带动引领凉山州17个县(市)的现代高效立体农业的发展,为冕宁县的经济与人民带来了共同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凉山州的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
  (通讯员王飞冯波章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