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1日
3650个日夜的执着
—— 记中铁一局包银高铁银巴铁路支线项目技术攻关达人尹涛
文章字数:1744
  尹涛,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永靖向韭公路项目、银西高铁银吴项目、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取水泵站项目、银川第一再生水厂进厂管网项目、新建包银高铁银巴支线内蒙古段YBZQ-2标等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十年来,他始终在施工技术创新、工艺工法改进方面用匠心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3650个不悔的日夜。
  今年是尹涛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来到包银高铁银巴铁路支线项目的第二个年头。初到项目时,摆在眼前的难题让所有人都犯了难。
  由于项目沿线位于腾格里沙漠保护区、干旱荒漠草原过渡带、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加之平均降雨量210.3毫米,平均蒸发量却达2328.8毫米,相当于平均降雨量的11倍之多。标段内填方量、挖方量大,取土场多,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极大,多年的施工经验让他深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在施工时对边坡防护、排水、降水蓄渗和绿化措施进行提前策划,标段填方量大于挖方量,取土场多,要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自开工以来,尹涛一直这样要求所有施工人员。
  “在施工前期,经过我们详细的论证,设置了表层土集中堆放区,将铁路沿线31.3万立方米的表层土有效保护起来,我们还充分规划施工便道,节约临时占地,减少复垦面积。”为了保护好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尹涛一直在想方设法。
  “沙漠中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的载体,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在铁路建设完成后,将表层土进行恢复,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沙漠治理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根据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提前考察了解适合种植的绿化植物,优先选择具备抗旱、抗寒、耐瘠薄、易繁殖、生存能力强,具有发达的根系,固土固沙效果好,生长快,对地表的覆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等路基建成后立刻进行移栽。”他补充说道。
  绿进一寸,沙退一尺,在项目管理团队的努力下,这条从绿出发,向绿而行的生态廊道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绵延向前。
  银巴铁路支线项目沿线位于腾格里沙漠保护区边缘,大部分地段路基、桥涵、铺轨工程处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荒漠地带,植被覆盖率较低,以矮草为主,且植被脆弱。加之该地严重干旱缺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银巴项目建成的96个桥墩,2个连续梁的混凝土养护成了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
  面对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尹涛第一个站了出来。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他提出建议:桥墩采用防风连续补水滴灌养护法,用养护膜+连续补水滴灌;连续梁采用自移式连续梁混凝土养护装置。
  确定养护方案后,技术团队立刻开始筹划所需物资,经过多次方案调整,技术团队决定养护材料水管部分由PPR管加工而成,喷雾喷头为常用的农田灌溉喷雾喷头,水泵扬程根据梁体高度选用。养护设备加工完成后,安装时水管绑扎于后下横梁和后横梁吊杆之上,沿腹板和底板部分均匀安装喷雾喷头,内腔采用环形喷雾喷头,养护时打开水源和水泵即可,在挂篮滑移时解开水管连接接头,待模板滑移到位后将水管加长即可。
  大道至简。就这样用最简单的材料,最节省的成本,完成了对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事实证明尹涛带头提出的方案无论从养护效果,还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通过养护技术的创新达到了控制混凝土裂纹的目的,既保证了养护效果,又节约了用水。
  3650个日夜,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主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三等奖3项,省部级企业工法1项,陕西省工程质量管理QC小组二等奖1项,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优秀实践案例1项,中铁一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企业级工法3项,合理化建议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重点科研课题立项1项、科技成果转化与实用技术推进应用2项、新技术新工艺汇编2项、专项施工方案案例汇编2项。他带领的QC小组,荣获2024年度工程施工优秀QC小组成果(国家级)“一等成果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荣获2024年度陕西省建筑业协会(省部级)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成果奖”。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守着“匠心”本色,不断钻研业务、创新突破,与项目技术团队一起,用自信和担当,书写着属于筑路人平凡而又精彩的青春序曲。
  (通讯员 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