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场以来,中铁一局西格提质工程项目部坚持“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的大商务管理理念,以“建精品工程,做优质项目”为目标,把“商务策划先行,动态调整落实”为抓手,将大商务管理真正落地生根。
标前协同、标后履约,源头提升项目效益。西格提质工程标前筹备组深入西格沿线工地详细调查,将多项措施费用合计1480万元纳入施工图预算盘子;初期在后方公司指导下,深挖合同及概算,共计策划立项12项降本增效、增收创效及亏损点,目前已全部实现策划目标。
图纸核查、查漏补量,补齐差错效益漏洞。项目部商法部通过对施工图量(概算工程量)、清单量、实际工程量三量核算发现5项图纸漏项。对此项目部及时推动指挥部启动施工图调整,实现增收创效1300万元。
优化方案、以变减损,挖掘项目创效空间。桥涵改建方案优化,7项变更虽减少合同1629万元,但节约桥涵施工工期130天,创效近1300万元。站场改造方案优化,节约站场改造工期近70天,节约成本近330万元。路基整治方案优化,实现收支两条线共同收益,节约成本近650万元。
过程创效、应变止损,扩大项目创效空间。项目部沟通业主将现场弃土弃运至项目附近属地既有垃圾填埋场,保住将扣除1196万元取弃土场建设费用和320万元弃土运费,实现创效近1100万元;通过按照设计概算原则进行测算,采用汽车运输方案在预算环节费用高于既有火车运输方案,针对此事项及时收集变更索赔基础资料,最终运输方案变更实现创效820万元。
分包统筹、管控严格,有效管控分包成本。项目部采用“轨道施工+路基附属工程综合标段”招标方式,在站改天窗批复受限情况下,劳务队伍分散人员完成标段内路基附属工程尽量避免窝工产生,经测算减少窝工费用256万元。
安全管理、平稳运行,有效管控机械使用。路基换填I级施工时为保障天窗施工任务,一个作业面备用机械兼顾另一作业面,平均每天减少28个机械使用台班,最终节约成本约80万元。
强化管理、纠偏导正,提高成本总控能力。项目部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大商务管理,组织机构实现了穿透式管理。进场即大干,圆满完成了连续21个1级天窗路基挖除换填施工。超额完成目标利润任务。
项目部以大商务效益提升为主线,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同时实现了零事故、零缺陷、零违纪;建设期间先后获得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优秀施工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本报记者 黄斌 通讯员 解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