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父爱无言
方勇
文章字数:1201
  父亲是一名铁路建设者,用双手在群山峻岭间架桥凿隧,用脊梁为钢铁长龙铺就通途。成昆线的峭壁、宝成线的险滩、西延线的黄土高原、大秦线的煤尘飞扬,都曾留下他年轻时的足迹。小时候,我以父亲为傲——那些蜿蜒于山河的铁路线,是他沉默的勋章;那些跨越天堑的桥梁隧道,是他用青春浇筑的丰碑。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缺席。他像一列永不停歇的火车,穿梭在祖国需要他的地方。偶尔归家时,他裹着工地上的风尘,皮肤黝黑如铁轨,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混凝土。我们兄妹围着他,他却总端着脸,用严厉的话语推开我们的亲近:“别嬉皮笑脸地,作业做完了吗?家务干完没?”那时的我不懂,为何他的爱总隔着厚厚的茧子,为何他的笑容比火车鸣笛还稀少。直到后来才知道,那些冷硬的呵斥里,藏着他对家人安全的焦虑,对子女未来的急切——他把自己没能读书的遗憾,化作对我们笔尖的守望。
  父亲的黑发,是随着铁轨延伸而逐渐染白的。宝成线竣工那年,他鬓角多了几缕银丝;内昆线通车时,白发已如霜雪悄悄蔓延。而他的腰杆,曾在脚手架上扛过千斤钢材,在隧道里顶过支撑的方木,却在岁月中一寸寸弯了下去。有一次,我翻到他年轻时的工地合影,照片中的他站在刚贯通的隧道口,高举着铁锹,腰板直得像测量用的标杆,眼神里闪着征服山河的光。再看如今,他弯腰为我系鞋带时,脊背弯成一座微型桥梁,白发在夕阳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那是与钢铁为伴的印记,是山河刻下的皱纹。
  铁路建设者的父爱,是藏在行囊里的牵挂。他带回的礼物总带着远方的气息:西延线的红枣晒成干,大秦线的煤渣在他工具包里留下的黑痕,成昆线的山泉仿佛还沁着他衣襟的汗味。他从不诉说工地上的险境——暴雨中抢修隧道的泥泞、悬崖边架桥的眩晕、寒冬里焊接钢轨的冻伤,却会在深夜悄悄推开我的房门,确认我被子是否盖好;考试考砸时,他沉默地用工地账本教我算数,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是他最温柔的叮咛。
  我曾随父亲重返他修建的铁路。站在西延线某处高架桥上,他指着桥墩上的裂缝,絮絮说着当年如何用土办法加固结构;在大秦线的隧道口,他摸着粗糙的混凝土墙,像抚摸老友般摩挲。风掠过山谷,他的白发与铁轨共振,仿佛那些他亲手铺设的铁路,早已与他血脉相连。那一刻我终于读懂:父亲用弯曲的脊梁,托起了列车的笔直前行;用沉默的坚守,连通了万家团圆的路。他的严厉,是怕我们走他走过的崎岖;他的白发,是山河赠予的勋章。
  如今,父亲的黑发已尽数染雪,腰背弯成一道谦卑的弧线。但他仍像守护铁路般守护着我们:在厨房里翻炒我们爱吃的菜肴,在电话里重复“天冷加衣”的叮咛,在每次离家时默默目送我的背影。父爱如山,铁路建设者的爱,更是深埋于大地,用无声的负重,托起子女通向远方的列车。
  我愿时光慢些,再慢些。让我能像他守护铁路那样,守护他迟暮的年华。父亲,您的白发是山河的刻度,您的弯曲是时代的重量。那些严厉与沉默,终将在岁月中化作我心底最深的暖——父爱无言,却永驻如山,如您用生命浇筑的每一寸铁轨,横亘天地,不朽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