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
坐自己修建的高铁出发
——襄荆高铁通车现场的那些热乎劲
文章字数:1331
9月28日,襄阳东站的站台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始发列车G6855神气地停靠在轨道上,和乘客们一起期待着11:30的到来。历经三年紧张建设,在第76个国庆节前夕,襄荆高铁开通运营。
熙攘的人群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不光是始发之旅的“体验者”,更是襄荆高铁的建设者。
在列车的播报声和乘客的相机快门声中,中铁一局建设者杜运龙手里捏着试乘车券,心情比他初次握着全站仪还要激动,和他一起体验始发的同事们,个个也是难掩兴奋。他们中,有的参加工作只有两年,有的已有三十多年,但坐上自己修建铁路的始发列车,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第一次。
“哎你看,这轨道平顺得很!”杜运龙指着延伸的轨道,兴奋地向同事说道。3年前,他来到中铁一局襄荆高铁项目,担任测量队长,面对被茂密植被覆盖的山地、陡坎,他带着3名队员,背着仪器、绳索,挥舞着镰刀进场,两周啃下了硬骨头——30公里长的红线复测工作,为高铁开工抢出了时间。不知多少个夜晚,他反复对轨道进行精调,直到精调小车屏幕上的TQI数值越来越小……现在坐在车上,他对自己和伙伴们的精细施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你看,这杯子里的水都没晃一下。”
襄荆高铁是技术员王智浩、阳慧参建的第一个项目,两个人都是2023年7月入职。王智浩说:“当听到身旁的乘客称赞列车又快又稳时,尤感自豪,有一种‘夜没有白熬’,不被知晓却被认可的感觉,温暖而踏实。”
“这么重要的时刻,形象可不能马虎!”出发前,阳慧特意捯饬了一下,还梳了头发,他说无论是夜晚浇筑混凝土的值守,是高温下指导工人作业,还是与家人的聚少离多……都在列车启动的瞬间变得值得。
“也算是老员工了,见过不少大场面,但通车的前一晚,我还是激动得整夜没合眼。”已有32年工龄、负责项目征拆协调工作的鲍宏刚笑着说道。这是他第一次乘坐自己参与修建的高铁首发列车。列车飞驰,他第一时间给今年考研的女儿打去视频电话:“看,这就是爸爸修的!它也将是你今后走向社会,去奋斗的最快、最安全的路,希望你学成归来,也能为国家建设出份力!”
团支部书记柯玲是为数不多的女建设者代表,为此,她还美美化了一个妆。“刚参加工作就能坐上了自己修建的高铁始发,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一路上我拍了很多照片,我还要发给我的家人、朋友们,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个幸福的时刻。”她兴奋地说道。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它飞驰而过的模样,却从没想过自己能这么快坐上第一班列车。”“感觉我键盘上敲出的每一个数字、报表里的每一条曲线,都是今天高铁飞驰的‘燃料’,可能这就是独属于我们幕后建设者的荣光吧!”现场技术员李晶晶、财务人员贾玮琪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项目常务副经理冯四超是地道的湖北襄阳人,干工程14年,跑过天南地北,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建“家门口”的工程。坐在开通运营活动的仪式现场,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能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很高兴、很激动,施工中,我们创造了无砟轨道日施工3公里的‘襄荆速度’,今天又亲身体验了350公里每小时的‘襄荆速度’,感觉又爽快又提气!”
到站时,大家走得很慢,有人对着车厢拍照,有人不舍地回头,办公室主任勾小周用镜头为大家拍下一张珍贵的合影。“三年时光一闪而过!三年前的今天,我们跑步进场;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喜迎开通运营……”项目党支部书记葛国强感慨地说道。
 (通讯员 李康 孟玥 袁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