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2日
转型路上的“攻坚者”
——记中铁一局贺州项目部领工员牛建峰
文章字数:1459
  有人叫他“老牛”,也有人喊他“牛哥”,更有人敬他一声“牛叔”。称谓变化的背后,是牛建峰十五年如一日履职尽责的坚守。
  当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事,牛建峰的第一回答永远是沥青摊铺。“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同时伴随着沥青热浪和刺鼻气味,作业犹如在火焰山中‘打坐’。”从新疆到广西,星吐高速、哈密市政、梧州市政等十余项精品工程,正是他火炼真金的见证。
  穿上工装,他是攻坚标兵。驾驶摊铺机得心应手,对摊铺厚度、平整度精益求精。而本职工作之外,牛建峰也主动“卷”起来。他自学维修手册解决机器的日常毛病,与厂家视频连线抽丝剥茧,哪怕对方不胜其烦也要积极请教,在排除错误选项后找到原因。别人问他为啥修机子,他说:“工程进度不能等”。
  八年里,牛建峰驾驶的摊铺机从未发生过一次安全质量事故。可他没满足于“把机器开好”,工地上的事总爱多问一句、多学一手:看到测量员架仪器,他会凑过去问“这个全站仪怎么看标高”;遇到施工员交底,他会记下路面铺摊卡控要点。这些“顺手学”的本事,后来成了他转型的关键。
  随着贺州市政路面工程高效优质完成,房建工程逐渐成为团队攻坚重点,牛建峰也顺势从传统的路面摊铺机操作手转型成一位房建施工领工员。
  “多学多看多问,才能尽快提升自己。”面对装饰装修工程知识上的欠缺,牛建峰晚上加班学习房建装修施工卡控要点,将学习内容记在小本本,以“现学现卖”扩充知识储备。在现场,他积极钻研图纸和工艺流程,同事们都说他“一点不服输”。他回应:“工作就是要不服输。”
  牛建峰每天到施工现场,都要先绕着楼走一圈,看看脚手架有没有隐患、临时用电存不存在安全隐患。“管现场就是要‘腿勤、嘴勤、眼勤’,每天对施工现场多巡查,找到问题了才能给现场作业人员讲出关键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贺州市城投大厦项目抹灰施工过程中,由于抹灰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牛建峰立即勒令队伍停工并进行返工。“抹灰施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把平整度控制在允许误差4毫米范围内。”牛建峰边翻笔记本,边对作业人员提出要求。在他的笔记本中,赫然记录着:抹灰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阴阳角垂直允许偏差为4毫米,分格缝平直允许偏差为4毫米……
  墙面干挂砖工序需要先固定龙骨,牛建峰蹲在脚手架上,逐颗检查膨胀螺栓的紧固度,指尖划过金属连接件,反复确认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当发现一块瓷砖边缘略有瑕疵,他立即换下,“不能让任何次品影响工程质量”。而在瓷砖拼接环节,缝隙处理成了他重点把控的环节——他从工具包中取出专用塞尺,将薄片缓缓插入两块瓷砖的缝隙间,双眼紧盯刻度,“标准缝隙是2毫米,现在差0.3毫米,得微调一下”。说着,他用橡胶锤轻敲瓷砖边缘,同时观察塞尺读数,直到数值精准达标。
  午间高温,汗水浸透工装,顺颊滴落,他却顾不上擦,继续用靠尺和塞尺逐缝检查平整度与缝隙。发现细微偏差立即调整,“缝隙不均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受力不均,必须一次到位”。
  很多人说他认“死理”,但牛建峰却认为这是一种肯定。宝鸡市“第八届劳动模范”、中铁一局“先进生产者”、三公司“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正是他认“死理”拼来的。
  “牛师傅,您认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我觉得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以前开摊铺机,就想把路铺平;现在当领工,就想把房建好。”
  从摊铺机操作手到房建项目领工员,牛建峰的岗位在变,可那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岗位的负责没变,就像工地上的一块基石,朴实却有力量。他用奋斗历程证明:只要肯用心、肯实干,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通讯员 杨江波 马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