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湖北麻城讯 10月21日19时25分,中铁一局承建的合武高铁湖北段站前2标关键控制性工程——曹家坳村跨京九铁路特大桥(48+48)米T构转体桥,随着牵引系统精准发力,历时67分钟的平稳旋转,在既有铁路上空实现“空中转身”60度,顺利到达设计桥位,标志着项目攻克铁路交叉施工重大技术难题,为后续架梁工程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关键基础。   
新建合武高铁湖北段站前2标正线全长37.79公里,标段内共设3座转体桥。此次完成转体的(48+48)米T构转体桥全长97.1米,位于麻城市中馆驿镇与南湖街道交界处,地处低丘地貌区,上跨既有京九铁路干线,转体总重达5300吨,施工安全要求极高,堪称“低丘地貌上的铁路跨域攻坚”。   
施工前,项目团队为T构箱梁量身定制了“三维体检”方案,依托BIM建模技术模拟60度转体轨迹,提前通过3度试转校准核心参数,将转体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以内。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旁位悬浇+同步转体”工艺,桥体四周设置1.2米硬隔离栅栏,并配合电子围栏实现实时预警,部署既有铁路自动化监测、铁路来车预警系统等防护手段;通过AI摄像头自动抓拍违规行为,布设4组应力传感器与1组姿态传感器,全程监测梁体姿态应力变化;现场“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同步发力,施工、技术、安全、测量、应急、物资等各组人员密切联动配合,安监办成员全过程监督、严密监控,最终成功实现零误差安全施工,为后续箱梁架设、轨道铺设提供“无障碍”作业面,保障项目按计划向全线贯通推进。   
合武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关键一环,是沿江高铁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建成后,武汉至合肥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有力推动“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快联快通,切实把湖北“九州通衢”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通讯员 文茂安 杨江波 周正飞 张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