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戈壁倩影
陈佰利


    从西安出发,向西,再向西。飞越高峻的祁连山,穿过滉漾的疏勒河,在天山脚下的小城哈密,有一群敢闯敢拼的建设者,常年与风沙做伴,和荒凉为伍,他们,就是中铁一局兰新二线哈密枢纽项目的电务人。
    野高富帅冶拒当逃兵
    小罗是最早来到项目的大学毕业生之一,身材瘦高,面容清秀,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在老家从事建材生意,家境优越,被大家称为项目部的“高富帅”。
    2012年夏初,四年的大学生活行将结束,舍友得知他要去工程局工作,纷纷摇头,“常年在工地漂泊,天天风吹日晒的,你吃不了那个苦,干不了那种工作。”有的同学甚至跟他打赌,“用不了半年,你小子肯定会灰溜溜地跑回来。”对此,他笑而不语。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梦想与抱负,冲着“美丽的天山”来到这里。但现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茫茫戈壁沙滩,贫瘠荒凉的场景,长期的日照曝晒,和内陆两三个小时的时差,现实的残酷毫不留情地给了他当头一棒。
    “刚来的时候,有一次,我正跟着测量队标高放样,突然一阵沙尘暴,把图纸和工具包全部吹上了天,幸好我们用身体护住了仪器,避免了仪器的损坏。巨大的风力夹杂着沙子敲打着我们的脸,根本无法看清对方在何处。但我们坚持着,互相打气,终于熬了过去。可还没来得急收拾完东西,接踵而至的大雨,把地面厚厚的一层浮土扬起,形成的泥点四处飞溅,弄得全身都是,好生狼狈。”
    初遇严酷环境,小罗并没有打退堂鼓,白天跑现场,向同事、工人师傅请教学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得密密麻麻;晚上做内业资料,他搬出测量仪器反复操练,对白天测量的数据复核演算。很累,也很充实。一转眼,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小罗没有做逃兵。“这个小伙子,非常能吃苦,也很谦虚好学,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项目部领导如是说。
    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把这个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男孩击倒,相反,刻苦铭心的磨练让他变得更加强大。当磨练成为一种沉淀,这个小伙子的每一步,都走得快乐而坚实。
    你是我的幸福
    参加工作已经整六年的小李第一次担任工程部长。没有接触过迁改施工,又缺乏经验,刚开始小李的压力很大。可是担子再重,也要扛起来,压力再大,也要走下去。在项目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小李每天都要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他也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负责、力求完美的人,自己分内的工作,不能忍受哪怕一丁点的瑕疵,用他自己的话说,“天生就是个操心的命”。
    年末,塞北的天亮的特别得早,匆匆扒了几口早饭,小李随手拿起安全帽,裹紧军大衣,踏着厚厚的积雪,朝着正在紧张施工的隧道口走去。瘦小而单薄的背影后面,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在我老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雪。”小李哈着气说。他的家乡,是有着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
    和其他人相比,小李是幸运的。他在大学里交往的女朋友,从未抱怨过他这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工作性质,也不畏惧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的生活,两个深深相爱的人在2013年6月建立了小家。但是,让他感到愧疚的是,婚后的一年里,只在过年的时候回过一次家,繁琐的工作让他每天都像上紧了的发条,不停地转动,“一方面是走不开,另一方面是实在放心不下工作,担心会出纰漏”,让他感到知足的是,对此,妻子一直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
    小李有个愿望,等项目建成交验后,他想带着妻子去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大草原好好地转转。
    安全野诗人冶
    干技术出身的老郭是项目的安质部长,黝黑的脸庞,偏胖的身材,走起路来生风,说起话来生威。平时会和大家在一起喜欢开开玩笑,但是在工作中,他却是一个非常严谨细心的人。工地地处中蒙边境的大漠,自然条件恶劣,植被脆弱,交通出入不便,管区又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给安全管理带来难度。
    为了给施工创造条件,项目部聘用了外协队伍辅助作业。上岗首先要过“安全关”,老郭给他们讲安全知识,进行业务培训,部分外协人员不理解,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开始敌视他,甚至用方言攻击他。老郭只能改变策略,先和最顽固的几名外协队员谈心,从家庭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拉近距离,家长里短,聊得其乐融融。因为他的真诚,改变了外协队员的看法,对他的态度慢慢有了好转,主动打起了招呼。但老郭知道,相互信任只是第一步,下班后,老郭加班加点地编写安全生产口诀,结合施工实际,字斟句酌,这对一向不喜欢舞文弄墨的他来说,真是难上加难,但为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他绞尽脑汁,夜夜伏笔,编出40余条口诀:出发前,莫忘记,带好劳保灭火器、导电材料和工具,严防接触带电体、持证上岗要牢记,现场处处要注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接受,同事都称他为“安全诗人”。
    此外,老郭还精心组织材料,苦心策划,出版了工地安全手册,精致便携,一度成为全线队员最受欢迎的“读物”,时时带在身上,空闲的时候就取出来学习。尤其是80余名外协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大大提高,甚至外协老板的违规行为,直爽的维族兄弟都能主动制止,及时打“小报告”,实现了由“抵制安全”到“遵守安全”、“监督安全”的转变。老郭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干安全的苦与乐无处不在,明天,还会有新的挑战,要一如继往地坚持下去。”
    项目工地上,到处是队员们抢抓施工的身影,有的指挥机械作业,有的扛着铁锨挖掘便道,有的在铁路正线测绘放样,有的在暴晒下核对施工图纸,即使满身戈壁土,被风沙肆虐的面容上依然闪烁着一局人敢于担当的气概。天气放晴的时候,戈壁上的天空很蓝,蓝到极致,就像他们的笑脸,纯净而灿烂,美丽而动人。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新疆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新疆?直到亲身体会,我才明白,无论是老一代的工程兵,还是新一代的铁路建设者,有一种传统在始终贯穿,有一种精神在延续,那是“奉献”,那是“无悔”。展望未来,这群电务人正站在更高的精神海拔之上,绘制边疆远景,筑一旅坦途,植一路桂香。
    (作者单位:电务公司)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