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地铁各施工单位中,电务公司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供电项目的BIM技术应用脱颖而出,值得一提。而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技术负责人樊刚的不懈努力。
2014年12月份,电务公司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供电项目正式成立。在这个科技发展的前沿城市,项目部也紧跟步伐,决定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辅助,并成立BIM技术工作室,开展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应用及研究。
可是对于BIM,大家都是知之甚少,谁能挑起大任?项目班子成员深思熟虑,锁定了善于学习、责任心强的项目综合监控专业工程师樊刚。
对于刚过30岁,只有初中文凭的樊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全新的技术领域,巨大的工作量,让他殚精竭虑,生怕自己做不好,可是工期不等人,BIM工作必须尽快开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快,BIM技术应用办公室成立了。500兆光纤、专业图形工作站、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等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领导还特意分配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协助樊刚开展工作。樊刚也下定决心:“既然接了这活,就必须干点成绩出来!”
地铁供电工程应用BIM技术在广州尚属首次,如何让BIM技术在项目上有效应用,成为棘手的问题。设施配备齐全了,可不能成为摆设,面对困难,樊刚和他的团队并没有畏惧:“既然第一个吃螃蟹,就要想办法啃干净。”
从基础开始,一点一滴从根基做起。樊刚带领团队查资料、找标准,市面上所有能够与项目搭上边的BIM技术书籍几乎让他们看了个遍,日日都是加班到凌晨。
凭着这份坚定和执着,在短短1个月时间里,樊刚团队总结出了一整套贴合供电系统工程管理与应用的BIM技术实施流程和标准化BIM工作室管理流程。
在施工初期,项目部积极配合业主,利用BIM技术对即将施工站点进行前期模拟碰撞试验,先后完成夹层电缆支架与消防管道路径、设备空间与消防通风空间布置等多专业合模碰撞工作。通过碰撞测试,发现各类路径、空间碰撞60多处,还提出各专业设计优化30多处,避免了传统施工流程所引起的后期工程设计变更,专业间路径问题引起的相互桎梏、窝工、停工等现象,BIM技术的优势很快得到了的施展。
2015年8月,龙洞站全面的样板站施工即将开始,变电所专业工程师吴照紧锁眉头找到樊刚:“马上施工了,现场技术辅助及时跟进是个问题,书面文字的施工技术指导书,工人们不一定都能完全理解呀!”
吴照提出的这个问题,樊刚记在了心上。他知道在BIM工作室建立之初就有一个职能,那便是辅助工程施工与创新应用。通过几次现场实地探查,樊刚发现龙洞站内有很强的网络信号,于是他便将时下流行的二维码与BIM相结合,将BIM的细节模型与文字说明结合,问题迎刃而解。
几天后,吴照兴冲冲的对樊刚说:“你设计的二维码真是不错,几块钱打印费就办了大事,现在工人有不懂的地方,只要拿手机扫一下,一看就明白!”
原来,手机上显示的工艺工法文字说明结合了三维细节模型图片,并及时跟进现场工艺工法进程,使施工人员对各道工序有了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避免了文字、二维图纸交底引起的逻辑思维错误,极大地减少了因施工人员技术流程不明确造成的返工现象。
节点工期临近,现场条件却不成熟,疏散平台测量小车研发受阻。樊刚利用BIM的仿真模拟技术,建议接触轨专业工程师薛磊进行三维虚拟设计。很快,他们就根据虚拟样车一次性制造出来了成品测量小车。
经过实地测试,测量小车与虚拟样车的测量数据基本一致。大家都对樊刚刮目相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也对BIM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充满了信
BIM供电建模,不像风水电有现成的软件族库支持,“供电要建模,先建螺丝钉”,等于就是“白手起家”。
为了建起完整的供电系统BIM族库,樊刚带领团队一遍遍翻看厂家资料,一家家的打电话要资料,而能拿到手的只有设备照片、外形尺寸,根本就没有详细的设备外形布置数据。没有一手资料,他们却没有退缩,晚上上网查资料、白天心。跑既有线实地测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集到了所有的柜体外部配件数据,并根据数据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供电设备族配库,为后期的供电BIM模型应用打好了最牢固的基础。
随着项目推进,BIM技术在施工中也得到了熟练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通过采用BIM的数字化管理、三维仿真模拟施工、施工方案可视化论证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通过BIM的可视化技术支持、技术优化提升项目标准化施工能力;通过碰撞检测、施工流程优化、BIM技术的平台化应用合理规划施工过程,节约了成本,单从材料机械、工期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节约资金就达870万元左右。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项目积极开展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供电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尝试,并以突出的成效和系统性的应用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先后完成BIM技术应用课题一项、标准化BIM工作流程研究一项。樊刚带领他的团队,获得了陕西省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
近期,樊刚日夜坐在电脑前,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整理参加第二届全国建设工程BIM大赛的资料。他有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带着他的团队不断积累,积极创新,让电务公司的BIM技术在业内竖起旗帜。
(通讯员 梁孟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