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打仗,二百米远见刺刀,拼的就是最后的关键时刻。现阶段,大家就要树立这种意识,保持这种状态,保质保量把剩余的活儿干完,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阶段性工程动员会上,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上海地铁17号线通号项目信号系统工程负责人杨丽华话简意深,给参加会议的施工管理、作业人员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四个半小时会议梳理施工结症
都说开短会,开好会。但面对极其紧张的工程,短会压根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会议从4月10日19点30开到了24点00分,项目负责人、项目部各部门管理人员、各作业队长以及各技术主管集聚一堂,围绕质量进度共商大计。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起东方绿舟站,东至虹桥火车站站。线路全长约35.343公里,共设车站13座,其中集中站6座,非集中站7座,截至目前完成了集中站四座,非集中站一座,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确保5月底将工程主体移交系统供货商调试的节点重任摆在了项目全员的头上。
会上,各业务口负责人分别发言,从近期现场调查问题、从目前现场施工存在问题到安全质量管控、材料进场情况逐一汇报,与会全员集中讨论,剖析问题出处,制定应对方案。针对紧张的施工局面,项目领导主动征求与会人员意见,目的只有一个,不但要干得漂亮,还要如期交付。八方集结大干快上出奇兵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杨丽华反复强调。针对实际情况,项目部提前策划,根据预先制定的施工计划,第一时间抽调信号系统工程精兵强将,化零为整,组建了180余人的攻坚团队,为“上海速度”背水一战。项目部打破常规,摈弃了以往按照区域划分的施工方法,转而采用按工序分组进行施工。轨旁设备安装、区间光电缆敷设、室内机柜安装、室内工艺配线四个小组互不干扰,流水作业,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工程质量。
相对整个作业内容而言,光电缆敷设任务非常繁重,全线敷设量多达2600公里。负责施工的作业队长石旭东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为了把控施工质量及进度,天天泡现场,组织黑白两班作业小组,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问他这样的状态会不会很累,他说:“确实是累啊,但还是得在这盯着,本来时间就紧张,一点乱子可都不能出!”进度要赶得上,安全也不能出岔子。项目安全总监周德坤在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外,强化夜间施工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定期巡检施工现场,积极参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审核工作,严防死守安全红线。有一种责任叫“上海需要我”
“大叔,请问您精神这么好、腿脚这么灵活,您的秘诀是什么?”
“风吹日晒熬夜,天天贴近大自然呗。”
“请问大叔是干什么工作的?”
“地铁工人。”
“请问大叔贵庚啊?”
“今年22岁……”
这虽然是项目部流传的一个笑话,但却是满满的正能量。4月中旬的上海,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0℃以上。2016年在郑州地铁担任施工员的孙宝刚,在上海地铁17号线项目荣升为技术主管,主要负责全线波导管安装工作。乍一见他,让人惊愕万分,起初在郑州还干净白皙的小伙子变了模样:大半边脸晒得黑黄,嘴角癍红,俨然成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小老头”,但比起之前却多了几分成熟。除了白天要负责施工前期调查、安装质量卡控、成品保护工作外,晚上他还要主动联系其他专业,统计第二天的可施工区域及施工用料。波导管安装是一个细心与耐心并存的技术活,对轨距与安装高度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他反复叮嘱,细心核对,按照标准组织施工,未出现一次质量及返工问题。就连作业队长周伟也赞叹道:小孙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别看不太说话,但是踏实让人放心。
为确保室内机柜、线槽如期到货,物资部长谭朋朋决定常驻厂家现场盯控,保证材料按时到货。作业队长刘小阳接到业主通知,要求各施工单位对全线分区域进行卫生清洁,而眼下所有人都在正线上奋力施工,根本抽不出来人。刘队长二话不说,拿起扫把、编织袋当起了清洁工,完成了业主下达的工作任务。
每个人都觉得时间到了肯定能通车,没有人会关注我们是怎么干的。即使时间根本不够用,我们也是想办法挤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努力地去完成,谁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完成。但是我们确实是时刻都没有放松,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取完成这个圈内人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场好比战场,军令如山,只有向前冲、拿下高地才是唯一的退路,以往战功累累的电务公司五公司信号军团在上海市场首次亮相,不畏艰辛,只谈荣誉,不惧坎坷,胜者为王。
(通讯员 高明 尚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