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丝绸之府,出产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用“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来赞叹杭州丝绸工艺之高。如今,在雄浑奔腾的钱塘江畔,有一群匠人,以工匠精神编织别样美丽的“织品”,用匠心铸就信号工艺精品,为杭城地铁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就是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的信号“绣花工”。
2011年,电务公司承建了杭州地铁1号线信号安装工程,从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入手,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提升工法管理,受到业主、监理的一致肯定,在华东市场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在电务公司内部各单位掀起了一股提升工艺工法的“旋风”,纷纷派人到现场观摩取经,学习的榜样一时成为美谈,让人津津乐道,成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面旗帜。六年来,电务公司先后在杭州承建了四个信号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工艺、展示实力,在区域市场创出了品牌。如今,电务人在杭州地铁4号线南段信号安装工程中再次大展拳脚,奋勇扛起践行工匠精神的大旗,持续创新信号工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用精湛的施工工艺为企业提质增效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国人可以,中国人也可以”,这是项目负责人孙松涛受德国布线工艺的启发,注重工艺、敢于创新,在全线打造工艺样板的初衷。踩过鞋套机,走进复兴站设备室,只见两层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工具及临时材料,消防器材、清洁工具分区摆放,除湿机、电风扇和温湿度计“把控”着室内环境,整齐排列的两列机柜一尘不染,槽道里的电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间距一致的固线器将黑色的电缆、蓝色的电源线以及黄白双绞线整齐有序地固定起来,横平竖直,一气呵成,如同丝织品一般顺滑;连同搁置线缆的槽道里,也精心地铺设了阻燃地板革,在地板革的映衬下,各类电缆像一个个“工艺品”,向人们展示着工艺美、创新美、细节美……
杭州地铁4号线首次改变了“绑把子”的布线工艺,创新使用固线器将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等不同种类的线缆分层布放。线缆较多时,可将固线器的垫块一层层累加,以此调节层数和高度,达到线缆分层排放的效果。“使用固线器,将线缆呈阶梯式固定,在外形上更加美观,而且能清楚明了地看到每种线缆的用途、去向,不仅改变了以往线缆多、占据空间大的情况,而且提高了查找故障的效率,运营单位对我们这一创新之举非常认可”,孙松涛说。
孙松涛这个“吃螃蟹的人”在最初感到很棘手——布线工艺对技术要求很高,第一次使用固线器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细软的电源线和双绞线固定要做到整齐平滑,特别考验信号“绣花工”的耐心和手艺。“使用固线器,一定要让作业人员吃透图纸,在布线前有预见性,首先考虑放近线,再放远线;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预演,解决碰撞问题,大约耗费了45天的时间,样板站才基本完成”,谈起固线器在第一个车站的应用,孙松涛记忆犹新。“在熟悉固线器施工后,以前绑把子的布线工艺,一个站点需要消耗25天,现在18天便可完成,效率提高了近百分之三十;原计划7月30日完成的室内配线,提前至7月26日便全线完工,比业主要求的节点工期整整提前了4天”,项目总工刘锦熙也掰起指头算了一笔细帐。
相对布线工艺优化带来的工艺美观和效率提高,项目部创新槽道拼装,更是将效率提升了2倍多。以前槽道是由厂家统一加工的2米铝合金槽,在安装过程中,还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切割与拼装,影响了安装效率及工艺观感度,还需要做钝化处理,以避免槽道接口对电缆造成损伤。项目部大胆尝试、深化设计,先根据设计图纸规划槽道铺设板块,然后向厂家提供尺寸,直接加工成品槽道,每个机柜的线槽都是独立生产,最后在安装过程中,只需一节节地拼装。“将槽道所有拐角设计成45度,避免了槽道拼装接口形成直角的再次钝化处理,电缆保护、产品质量、工艺美观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省去安装过程中线槽切割的工序,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以前室内设备需要3天,改用拼装后仅需1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业队长边帅在谈起这一优化举措时感到很满意。
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如今,项目部承建的工程主体即将完工,匠心终成画卷。临江而立,看着雄浑的钱塘江奔涌不息,电务人阔步迈向市场滚动发展、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台阶。(通讯员 郝霄 梁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