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北方雾霾肆虐的时候,位于南中国的厦门海风习习、白云蓝天。在这座看上去美丽安静的城市里,地铁建设却一刻不停火热开展着。中铁一局厦门公司就是其中的主力军之一,现在我们说说他们的“义”“智”和“勇”。
1月7日,地铁2号线3标项目党支部书记张万平在工地向记者开玩笑说:“厦门这地方,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因为空气实在是太好了!”
如此美丽的城市,决不能因施工生产而有所破坏,保护空气环境,响应“绿色厦门”号召,中铁一局人义不容辞。项目部成立了扬尘防治专项领导小组。工地采用雾炮喷淋系统,根据空气AQI指数,分级别进行喷淋响应,现场作业全部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泥土及时清理,所有裸露土方均采取绿网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安排专人定期对工点场地内外进行粉尘监测,努力争创环境友好型工地。
同时,现场设置文明施工管理墙公开文明施工资料接受市民公众监督。工地通过调整作业工序、施工方式方法降低施工噪音,定期到周边居民区监测施工噪音情况,严防扰民情况发生。
2号线3标经常组织员工们进行“海边漫步”“椰风寨烧烤”等集体活动,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享受厦门,这正是依赖于由于良好的空气环境。此为中铁一局人的“义”。
保障了“美丽厦门”之后,再来看看这些地铁建设者是如何破解各种各样施工难题的。
3号线2标近日完成了两项重难点任务:湖里法院站小里程完成二期主体结构施工,具备盾构接收条件;双十中学站主体结构竣工,具备盾构始发和接收条件。完成年度目标的背后,是项目员工以施工生产为主线,以加强项目过程管控和项目成本控制为抓手的不懈努力。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工艺工法的创新。
双十中学站是厦门市的一处交通咽喉,周围都是老住宅区。项目负责人穆秋胜介绍,结合地铁施工的特点,吸取各方经验,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上着手突破,采用先进的工艺和适合现场的工装设备,在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项目部有三项新工艺工法在全线绝无仅有,分别是:一、喷射混凝土改为模筑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同时也节约了成本;二、石方爆破采用圆盘锯切割,有效控制了对周边房屋的安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三、钢筋笼加工采用绕丝设备加二保焊,解决钢筋笼加工速度慢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关于圆盘锯切割石方,项目书记李从锋还讲了一个故事。当时正值厦门召开国际会议,中考、高考也即将到来,这样就无法采用传统爆破方法。等待,又太被动消极。面对209米长、7米深、22米宽的基坑,项目技术人员创新思维,竟想出了“把石方当成豆腐块切开”这么新奇的办法。一开始业主和监理都不认可,认为工作量太大,难度太高。但经过了项目部认真分析与阐述解释,这无疑是争取工期的唯一办法。于是,施工现场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石方被切割成一个个2米×2米×1.2米的整整齐齐“豆腐块”,运送出去,甚至有的石块还被二次利用了。
这说的是中铁一局在厦门地铁建设的“智”,那么勇呢?
令人闻风丧胆的“莫兰蒂”2016年9月15日在厦门翔安登陆,这是当年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大台风。台风登陆过程带来了强风、强降雨和风暴潮,对厦门公司地铁项目造成了严重影响。
强台风“莫兰蒂”也给厦门本地及周边地区造成重大损失,城市主干道两侧随处可见一片狼藉,被吹倒的树木横七竖八躺在路边,被吹落的广告牌也随地可见。
地铁项目在14日18时前将现场全部人员撤离工棚和建筑工地,并做好了临时建筑的加固和排水工作。虽然如此,但超强台风“莫兰蒂”仍给各单位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各单位随即投入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为响应厦门市政府号召,厦门公司职工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抽调精兵强将37人,装载机2台套,放弃中秋节休息时间,深入厦门市莲前西路、莲前东路、吕岭路等城市主干道灾后抢险。配合地方政府清运树枝,清理现场,保障道路畅通,还给了厦门市民一片整洁的市容环境。
中铁一局厦门公司勇担社会责任的义举得到了政府和地铁业主的表扬,地铁2号线3标项目获得了厦门市政府颁发的“抢险救灾真情奉献”锦旗嘉奖,厦门公司也被评为厦门市防抗“莫兰蒂”台风及灾后重建工作“先进单位”。由于在抢险救灾中出色表现,厦门公司先后获得厦门市政设施重建提升工程、湖里区市政设施修复提升工程、变电站进线土建工程三项施工任务,累计中标额5.48亿元,实现了区域市场的滚动发展,为厦门公司人的“义”作了最好的诠释。
(本报记者 牛荣健 侯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