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家,人们仍把农历的春节当成一年的交替,而花花世界“万象更新”的这一天——元旦——在他们眼里仍旧遥远,一句“哦,今天都阳历年了!”这么隆重的一个日子就过去了。
小时候,一个冬天的下午,奶奶把篮子给我,让我去挑点“地洼菜”(荠菜)回来,说明天就是阳历年了,要吃饺子。我问奶奶什么叫“羊立年”,奶奶说就是城里人过的“年”。我不懂城里人过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而且羊不是一直都立着嘛?
我心中的这个谜底大概在小学的时候就揭晓了。但与“阳历年”的关系还是比较淡薄,那时唯一明了的就是等“阳历年”一过,新年(春节)就不远了,有一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预示作用。对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过年才是一年中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为最丰富的时刻。
后来读书,步入社会,一方面对“年”的印象和期待变得越来越淡薄,另一方面,也和大多数外面的人一样,把元旦当成了一年的开始,所有的感慨万千、踌躇满志、目标许诺都在这一天集中爆发,不管甘不甘心、快不快乐、后不后悔、承不承认,你总过了这一年。
与欢天喜地类似于庆典的春节相比,元旦更像一个不动声色的盘点,默默发生在每个人心里。
不管是国际通用的公历,还是国人沿用的农历,古人一定是不想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才制定了这个节日。亦同现代人,不愿明年今日之时自己还是今天这副没起色的样子,所以才会在每年年初,许下那么多美好期待:我要发财,我要升职,我要征服某个领域,我要征服全世界……
其实,今年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许下这些目标,去年的任务实现了没有,并不见得。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迫不及待,在空间、在朋友圈,在任何显赫昭彰的地方,用最不留余地的口气,传达给任何尽可能覆盖到的人……透着傻傻的乐观、傻傻的斗志额昂扬、傻傻的正能量。
毕竟一年才开始,有大把的时光、有大把的可能,没理由不相信美好的事情不会发生;如果没有这些开头傻兮兮的冲动,很多人真的可能就不会去开展一件事情;而不喊出来、不逼一把,不被灼热的目光盯住,有些事就不会咬着牙去坚持,进而走过山重水复、走到柳暗花明。
总有一些喜欢的东西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吧,总有一些愉悦和满足让你心甘情愿坚持吧?所以,当我们再列下一份新年心愿单的时候,也不要担心纠结过去如何,当我们在看到别人的完美计划的时候,也别急着嗤之以鼻、嘲笑其“想得美”,这只是一个自己跟自己的打赌,一份自己给自己的祝福,它只是一个还没放弃自己、仍心有不甘,对生活葆有热情之人的呐喊姿态,我们总要在自己人生的细枝末节上抹上一些哪怕让自己也有点震颤的色彩吧,要不然拿着这坐以待毙的人生剧本该有多无聊?
新年好!要加油!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你要保护的人,我们还是要调整自己,迎接雨露,然后长成他(她)可以依靠的姿态。
(作者单位:桥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