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走基层·重点工程建设系列报道之三十五
向海底隧道贯通冲刺
——城轨公司大连地铁5号线“超级穿海”施工见闻录
  呜呜呜······马达发动,观光电瓶车载着人向前驶去。大约5分钟后,直抵掌子面现场。一路灯火通明,在气温近二十摄氏度的海底空间下穿梭,竟带给人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振奋。
  宽敞而大气!踏入这个素有“超级穿海”工程之誉的大连地铁5号线海底大盾构区间,感觉仿佛置身于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隧道中。
  这里便是全长2882米、宽约12米的火车站站~梭鱼湾南站区间海底隧道,大连地铁5号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时值2020年12月28日的下午,地点位于大连梭鱼湾海域下50多米的深处。此刻,来自中铁一局城轨公司的大连地铁5号线04标盾构项目负责人严淦正带领着近百人的团队,借助一台直径12.26米的“巨无霸”——“海宏号”大盾构攻坚克难,向前平稳推进。
  “目前,我们掘进完成90%,已安全穿越三大溶洞群,后期将努力保持每天3环的进度。”严淦介绍说。
  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说:地铁施工,不就是转个刀盘、拼个管片么?
  然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业界专家眼中,此次这支有过厦门、青岛跨海施工经历的团队所面临的,竟是一道兼具“长、大、高、险”四大挑战、无先例可循的“世界性难题”。
  先说“长”:高强度硬岩地层掘进距离长,大盾构连续穿越2882米硬岩地层。
  再说“大”:环境风险大,大盾构下穿铁路、航道、码头等重要建构筑物,岩溶复杂,安全风险大。
  其次是“高”:隧道埋深大、水压高,0.5兆帕的最大水压,相当于在一个鸡蛋大小的面积上站立3个人。
  最后说“险”:穿越1520米岩溶强烈发育区,勘探发现大小溶洞千余个,最大洞高29.8米,溶洞探测、处理难上加险。
  自2016年11月进场起,设计、总包、施工、装备、制造五方先后召开100多次设计优化会议、完成50多次专家论证,邀请院士专家180多人次“会诊”,提出建议100多条。
  为攻克难题,中铁一局与中铁装备共同研制出“大国利器”——直径12.26米的“海宏号”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并已于2019年1月始发。
  “我们选取陆域段及海域浅滩区作为试验段,验证、总结施工工艺和参数,以‘海面处理为主,洞内处理为辅’为施工原则,采用‘钻探+CT’扫描探测溶洞位置、大小、填充情况。”项目常务副经理张玉宝讲道。
  据统计,盾构穿越一千多个溶洞所用的注浆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填注了三层楼高的混凝土。
  为解决岩溶地层盾构掘进难题,项目部还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成立了以全国劳模梁西军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依靠技术手段保安全、提工效,以确保海底隧道安全推进。
  “我们联合开发了‘BIM+GIS三维动态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岩溶处理与盾构掘进三维可视化管理,还开发了查换刀管理分析系统软件,有效解决了刀具严重损坏等难题。”项目总工程师王建说。
  如今,为了确保隧道如期贯通,项目建设者正夜以继日赶进度,众志成城保工期。
  在掌子面,记者看到,三名换刀班工人师傅蜷缩在狭小的空间内,正忙而有序地更换新的刀盘。不远处的盾构操作室内,盾构司机单玉刚和队友亦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查看、分析前方地层情况,由于连日来的夜班工作,他的嘴角出现上火,竟起了一个小水泡。
  “两年多来,我和同事们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每天两班倒、接续工作,克服了诸多困难,上上个月(2020年10月)我们创造出了月掘进212米的最好成绩。”一旁指挥的盾构队队长李占营兴奋地介绍。
  “能参加这项‘超级穿海’工程,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如今,我们都铆足了干劲,全力向海底隧道贯通冲刺。”严淦表示。
  据悉,该隧道预计将于2021年贯通。待全线通车后,梭鱼湾至火车站的车程将由原来的30多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本报记者 薛亮 牛荣健 通讯员 汤佳佳 汤建军)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