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作为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千秋大业中,源头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不让污水入下游,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是关键。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施工的兰州盐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是兰州为此实施的重点工程之一。
2020年6月18日,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兰州盐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在“抗疫情、保增长”的劳动竞赛和誓师大会的锣鼓中开工;一年多来,中铁一局500余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在母亲河畔,破解了诸多工程建设领域的难题,向着2021年底通水运行全力冲刺。
挑战世界级施工难题
“在黄河边挖深坑,这样的施工难度可谓前所未有。”项目开工后,面对长达227.5米,宽136米,深近21米的深大基坑,曾让有着多年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鲁佩林犯了难。由于这里距黄河直线距离仅有60余米,地下水丰沛、地质条件复杂、开挖难度大,最让他头疼的还是红砂岩地质基坑施工,这是世界级施工难题。
红砂岩地质会随着风化程度、干湿循环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没有遇水时坚硬如岩石,而一旦遇水,则迅速变软、膨胀,进而成为流沙,没有任何承载力,稍有不慎便出现地表沉降、涌沙涌水,就仿佛在“豆腐渣”上施工。
项目部成立了深大基坑施工技术攻关小组。经过细致的勘察和多方论证,攻关小组最终采用“拦、截、堵、排、降”的办法确保基坑施工顺利推进。
“拦”是指带有承压水流出时预埋导管将承压水拦截并导出,减轻基坑压力;“截”是指将基坑内的水节流汇聚至集水井后抽出,从而避免引起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管线沉降,围护结构变形失稳;“堵”是指基坑边的渗水区域采取直接堵漏方法,采取速凝剂堵漏并喷射混凝土加固;“排”是指在基坑周边敷设排水管道800余米并最终汇入一期水厂进行集中处理;“降”是指在基坑周边设置61口降水井进行连续抽水,每天排水量达到29280立方米……
经过100余天日夜攻坚后,基坑土方开挖成功见底。正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兰州盐场污水处理厂项目基坑内杂填土深达7米、红砂岩地质条件,地下水丰沛,在开挖深度近21米的深基坑施工中,基坑南侧紧邻着一期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车间,北侧紧邻小区住宅楼,东侧和西侧是兰州市重要的交通主干道。任何异常沉降都会给周边建筑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测量员裴腾辉介绍说,“在基坑开挖后,为了确保周边建筑安全,我们多次论证,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在基坑内设置170个观测点,同时还编制了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地空联防,抗击汛情
今年入夏以来,受上游降雨和水库泄洪影响,黄河兰州段水位逐渐高涨。黄河进入汛期后给深基坑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项目部专门成立了测量队,购置了国内先进的测量设备,同时通过智慧化工地建设,引进无人机监测技术,通过地空联防,应用BIM+智慧化工地技术,推动了项目高效建设。
项目部通过BIM技术构建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控目标安全可控。同时,通过BIM技术算量,解决了传统手算中出现的漏算、重复算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对基坑出土车道、塔吊作业、管线布设等进行施工模拟,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损耗,降低安全质量风险。
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创新,通过运用新型TPO高分子防水卷材自粘胶膜防水施工技术,总结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反粘)做法的优点,并探索形成推广经验。
得益于该类型防水做法施工方便、工期短、成形后不需养护,施工完成可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优点,项目部仅在防水卷材铺设这一项的工期就比原先节省了50%。“工匠”精神换来碧水蓝天
在项目工地,有三支这样的队伍——党员先锋队、工人先锋号和青年突击队,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刀连”。
施工现场用电机械陡增,原先的线路不堪重负,经常发生停电,制约着土方开挖工作。党员先锋队自发组织项目职工架设备用电源,肩扛手拉,喊着劳动号子,仅用半天时间便将备用电源架设完成,解决了因停电导致工期拖延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项目青年突击队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日常消杀、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等抗疫一线,“年轻人”是最具代表的中坚力量。
进入盛夏以来,兰州市持续高温天气为施工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党支部副书记张智勃介绍说,为抢抓施工进度,项目党支部和工会全力做好防暑降温各项工作,采购11500余支防暑降温药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抢抓工期进度。
截至目前,项目土方开挖完成98%,底板完成90%,顶板完成54%,完成整个进度计划的71%。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康劲通讯员张煜学张晨鸣马斌)